笔趣阁
笔趣阁 > 重生之似水流年 > 第167章 为人师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7章 为人师表

  重生之似水流年

不管在外面怎么样,至少在这座象牙塔里,齐磊依旧可以放心地保持纯真。


因为在这儿,他依旧是学生眼里的小齐导,依旧是女生们喜欢甚至是暗恋的大男孩儿。


被绑回雏鹰楼,摁在二班教室的讲台上,齐磊有种痛并快乐着的幸福。


他早饭还没吃呢,有点饿。


更可恨的是,廖凡义、陈姥爷,还有穆正明,他们几个新学部的老学究儿,这么一会儿工夫就在食堂打好了饭,端着饭盒进了教室。。


往后排一坐,准备好边吃边旁听了。


嚓!齐磊瞄了一眼,职工食堂居然做红焖羊肉了?董大校长这日子越过越好了。


不过,比起羊肉,显然应付眼前更为重要。


“既然学习氛围这么高涨,那就给你们来上一段儿。“


往前排桌子上一靠,潇洒地把玩着一根粉笔,“现在是提问时间。”


“针对这次的事件,什么看明白了,什么没看明白,都说说吧?“


雏鹰二期一听,腾的一声把手举的老高,根本就不用思考的。


事实上,雏鹰班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就是时事解析。


更何况是关于小齐导员的新闻,所以从齐磊与米国人签约,舆论开始起来,他们已经讨论过无数次了。


甚至,从最开始,刚刚有一点苗头不对,雏鹰二期就已经尝试着对新闻走向做出了预测。


在群体智慧面前,预测的结果,和舆论发展到今天的结果,基本八九不离十。


当然,也讨论过齐磊的原始动机,是真的向米国人妥协,还是存在着其它的诱因和诉求。


只不过,毕竟学的还浅,水平还不够,所以没看明白的其实很多。


齐磊点了之前的那個女生,“你叫童璐?是班长?“


“你来说吧!


齐磊对二期的人了解不多,除了三冰子、二成子,还有宋小乐那几个,仅限于知道名字。


叫童璐的那个女生当下站了起来。


“视野我们已经打开了,我们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和案例,发现以往中国企业出海的过程中,其实和小齐导的遭遇差不多,或多或少,都存在被经济霸凌的局面。“


“可是,这次舆论走向明显不符合正常规律,应该是有人刻意cào纵的。”


齐磊点了点头,这就很不错了。有自己的思考,而且在寻找事实依据。


起码不像上次似的,被情绪牵着走。


“说下去。“


童璐,“搞清楚局势之后,我们当然就能理性对待。”


“只不过,想要还原事实,模拟寻找攻关突破口的时候却卡住了。”


“因为我们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对于经济上的问题还不太了解。同时,也存在很多疑问。”


“比如,按理来说,三石与央视有亲密的合作关系,董校长又极力的维护您。“


“可是,明显存在舆论误导的情况下,央视和学校几乎视而不见,没有做出任何的应对,这完全不符合逻辑。”


“同样的,按说,您的三石公司的主要业务都在国内,可是为了米国市场,承受这么大的风险,这也不符合逻辑。“


突然回头,看了一眼正在吃饭的廖凡义和穆正明,“我们找到廖教授,也请求穆老师解答一些经济问题。”


“可是,他们都说不知道,说是等你回来亲自解答。”


齐磊听完,挑起眉头,由衷地笑了。


从童璐的话里,不难看到,二期的学习氛围不错,这帮书呆子不但开窍了,而且还继承了过去的优良传统。


那就是—肯学!


同时,齐磊也有点感激地看向后排。


老廖和穆正明可不是不知道,他们的水平齐磊很清楚。


这是等着齐磊回来,自己给自己正名呢!


这时,穆正明嚼着羊肉,弄的满教室都是味儿。


对上齐磊的目光,打趣道,“你赶紧的,这一个多月,都快让这帮孩子烦死了!“


齐磊一笑,低头沉吟,他当然可以直截了当的说出一些真实理由。


比如,企鹅可以打破米国的传媒壁垒,三石公司则是进军计产业高地,意义重大什么的。


一下子就可以解开他们的疑惑。


只不过,对这些学生来说,没有什么大用,学不到东西。


而且,此时,董北国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教室门外,也在听。


他身后,不少好学的、好奇的、闻讯而来的其它院系学生,也都在慢慢聚集。


齐磊就更不能说了。


想了一会儿,齐磊抬头,“董校,把人都放进来吧!既然想听,那就都进来听。”


董北国一愣,放进来?合适吗?


其实他在这儿挡着,就是为了不让人进去。


齐磊为雏鹰班解析时事,还是这件事儿,多多少少肯定要透露一些不能让谁都听的干货。


雏鹰班的学生无所谓,都是经过审查的。


可其他人


好吧,尽管董北国相信他学生的品行,可是谁也保不准,会不会不小心泄露出去。


不如关上门,外面什么也听不清楚的好。


打着哈哈,“站外面看看热闹就得了,教室里又装不下。”


可是齐磊却道,“既然都好奇,那就都来听听呗,没关系!“


董北国一听他这么说,就知道齐磊心里有数,也就不再坚持了。


只不过,董大校长还是不太放心,他怕齐磊受多了委屈,今天来个集中爆发。


进教室,从齐磊身边儿过的时候还刻意提醒,“该说的说,不该说别说哈。”


齐磊淡然一笑,“明白。”


董北国,““


又开始好奇,一边指挥外面的学生进教室,一边琢磨,遮遮掩掩的不能透露真相,那你怎么说?


没一会儿,教室里就挤满了人。


然后,大伙儿和齐磊一起鄙夷廖凡义、穆正明那几个吃饭的。


都没吃呢!


不过鄙夷之后,又都认真的听小齐导员讲课。


只见齐磊依旧在第一排靠着。


“看来,雏鹰班的时事分析,在校内不是什么秘密,大伙儿也都参与了?“


教室里登时一阵哄笑,齐磊甚至在人群中看到了李憨憨的身影儿。


在后排,扒着桌子,脖子伸的老长,朝他挤眉弄眼的。


仿佛在说,兄弟!我挺你!


确实不是什么秘密。


上次,齐磊在大礼堂讲的那节,关于视野、理性、知识和逻辑的公开课,对北广的学生们影响很深。


所以,这次大家也都愿意参与讨论。包括今天跑来这么多人旁听,也是这个原因。


大家想知道答案。


齐磊,“既然大伙儿都好奇,那咱们今天,可以讲一讲。”


“不过,我想换种方式,不是由我来告诉你们答案,而是我讲一些别的事情,你们从中寻找一些思路,自己找到答案。“


大伙儿一听,自无不可,倒是挺新鲜的。


齐磊,“那讲点什么不相干的呢?“


“不妨将视野这个问题展开来讲。”


“聊聊如何在拉高视野着眼全局的位置,找到独特的关注点。“


同学们不由一愣,独特的关注点?这和他们心里的疑问有关系吗?


而廖凡义他们则是放慢了吃饭的速度,陷入了沉思。


穆正明更是笑了,“这个有点意思。“


只闻齐磊,“怎么?是不是有点迷糊?不明所以?“


拔高声tiáo,“告诉你们!很重要的!“


“二战时期,知道米国获取德军情报,除了特工之外,还有谁吗?“


“数学家!


“知道数学家怎么获取德国情报吗?“


“从德国人的报纸上!“


“他们通过从公开的新闻媒体和不相干的报道中寻找数学规律和逻辑线索,就可以分析出德国的工业情况,甚至战略重心。”


“所以说,打开不同的思路,寻找不同的视角,并不是灵光一闪的偶然,也可以是一种本能。“


齐磊:“刚刚童璐已经大概说明了情况,我认为你们的视野已经很开阔了。


“可是,仅仅开阔是没有用的,你们还是把目光过于集中,导致即便可以纵观全局,也很容易忽略诸多细节,从而放弃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量。”


众人皱眉疑惑,还是忽略了细节?


有人发问,“小齐导员,能说说我们忽略了哪些细节吗?


齐磊笑了,“这些细节,我留给你们自己去寻找,我只给你们一些提示。“


“抗米援c!“


众人,“???


抗米援c?和当下有什么关系吗?


齐磊,“那场战争的意义和影响,估计你们能说出一大堆来吧?“


“谁能给我罗列一下?“


这个问题并不难,课堂上都听过不少。


底下的同学也很踊跃,没一会儿工夫,就列举出不少。


什么打出国威,奠定了几十年的和平基础啊!


什么借朝鲜作为战略缓冲,避免东三省bào露在炮口之下啊!


什么赢得了国际地位之类。


基本把主流答案阐述了一遍,没什么遗漏。


但是,大伙儿说完,齐磊却提到了一个同学们完全没有想到的视角,或者说细节。


“工业!”


“工业?”


廖凡义他们都竖起耳朵,这个说法,很新鲜。


可实际上,这个说法,“对工业的影响”一点也不新鲜。


至少在决策层,是一个很主流的观点,齐磊也是听常nǎinǎi闲聊的时候说起过。


“那场战争,对中国工业的影响,可以说是颠覆性的。“


齐磊从头讲起,“你们知道,1950年,那场战争之前,咱们脚下的京城都有哪些工业吗?”


这个问题,大伙儿答不上来。一般不是学近代工业发展史的,都答不上来。


齐磊也不卖关子,“我来告诉大家吧!”


1950年,京城的冶金工业是一王麻子剪刀!”


“化学工业是一王致和臭豆腐!”


我噗,一教室的人直接就喷了。


能严肃点吗?这不是开玩笑呢吗?


齐磊,“别笑!虽然有点tiáo侃的成分,但这是事实。”


“新中国建立之初,这就是京城的现状。“


“很多人说,这哪是工业,这就是民间手工匠人嘛!”


“没错啊!”齐磊摊手,“当年,我们就是把这些手工艺人也纳入到工业人口的范畴之内进行统计。


“可即便是这样,全国的工业人口也不足5%。”


很多学生听到这儿,不由沉默了,也凝重起来。


齐磊几句话,就展示了那个年代中国工业的水平。


连王麻子剪刀、臭豆腐都算工业了?


也有人不解,“小齐导,不是说,东三省在民国张作霖时期,就已经拥有工业基础了吗?”


“倭国入侵,也建设了大量的工业项目。“


齐磊,“原来是有,可是解放后就没有了。都让大毛拆光了,铁轨都拆了!“


齐磊,“回到正题,5%不到的工业人口,谈什么工业?新中国工业能力有多差,也足够直观了吧?”


“可以说就没有工业,更谈不上基础。”


“在基本为零的情况下,又是当时极其恶劣的国际环境,两极对抗。“


“你们认为,凭借我们自己,四亿农民!有发展自主工业体系的可能吗?有给你发展的士壤吗?“


”有机会成为大国、qiáng国吗?”


众人沉默,如果设身处地的思考,确实形势很严峻。


不过有人道,“可是,事实证明,我们发展起来了,不是吗?”


齐磊,“对呀,发展起来了!那你知道为什么发展起来了吗?“


众人不知。


齐磊,“换个问题,你们知道我们发展起来用了多长时间吗?“


众人依旧不知。


只见齐磊伸出一个巴掌,


众人,“五十年?“


齐磊,“错!五年!”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