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的老婆是唐朝女鬼 > 第132章 彭加木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2章 彭加木之路

  我的老婆是唐朝女鬼

我、李月潭、二牛、小花豹,我们四个人被安排在了一个临时组建的军用帐篷里,帐篷是双层的,里面有电有网络和电视,中间还烧着暖气,在这夜晚零下十来度的地方,倒是很暖和。


虽然折腾了多半夜,还有两个小时就得出发,但是我们四个人却都完全没有困意。说真的,赶上这种事,尤其是我们几个,心里真的都很沉重。


十几个人和四辆越野车,凭空失踪,在正常情况下怎么可能?除非真的像当地维族同胞说的那样,罗布泊里有魔鬼和邪灵。


这里的维族同胞以及罗布泊附近的罗布人都是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奉者,他们都共同信仰着伊斯兰教伟大的经典《古兰经》,而他们都认为在罗布泊这片死亡之海是被“安拉(也可称真主或胡大”遗弃了地方,因此这里被幽灵霸占着。


如果罗布泊真的幽灵的话,那么方教授的失踪,就像是幽灵设下的一个计,为的是吸引更多的人前来,甚至包括我们四个,所以我们都害怕这次事件和我们受到的诅咒有关。


根据探险队队员家人提供的资料,这些探险队员再出发前两天都显得有点失常和不安,而在这两天之前,兰州经历了一次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沙尘暴。


就连新闻中也这样报道的:“漫天的黄沙遮天蔽日,面对面根本都看不到对方的脸,凌厉的风声就像魔鬼在嚎叫。这场沙尘暴一直持续了一整夜才退去,天亮后马路上的沙尘厚度达几毫米,为历史之最,防尘治沙刻不容缓!”


所以,经过细细分析,我们四个人都觉得这次事件很邪门、很邪门。


我和李月潭和衣躺在两个紧挨着的被窝里,不禁把注意力放在了方教授留下的探险队计划线路图上。


看着这个计划路线图,李月潭突然间像是若有所悟,急忙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在网上搜了一下。


赫然发现,探险队的这个计划线路图和当年彭加木率领的考察队所走的线路有很多相似之处。


特别是从罗布泊的北侧向南纵穿罗布泊到达南岸的楼兰农场。然后在农场补给之后,再返回罗布泊。


发现这个事实后,我和李月潭不禁同时猜测,难道方教授这次带队到罗布泊是想重走彭加木之路?又或者说?方教授发现了关于彭加木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什么线索?所以就迫不及待的找来了?


那么关于彭加木这位罗布泊综合科学考察队队长,和他所率领的九名科考队员是如何穿越罗布泊?彭加木又是如何失踪的?我们查到的资料是这样子的,当然这些资料大都是根据那九名科考队员的回忆整理而成的:


“1980年5月2日至6月5日,经过断断续续、曲曲折折,历时一个多月,罗布泊综合科学考察队队长彭加木,率领9名科考队员,冲破重重艰难险阻,第一次由北向南成功纵穿罗布泊,胜利到达罗布泊南岸楼兰农场,打破了“无人敢与魔鬼之湖挑战”的神话。


在楼兰农场,科考队仅休整了5天的时间,又于6月11日驱车进入罗布泊向东继续考察,途中曾遭遇过骇人听闻的沙尘暴和无数次沼泽陷车,还有可怕的迷路。


6月16日傍晚,他们终于艰难地来到罗布泊东岸库木库都克。此时,科考队从楼兰农场补充的汽油已因一路多舛消耗无几,带的水也只剩下可怜的十几公斤,而且装在高温下的铁桶里,一周过去,颜色和酱油一般,散发着难闻的铁锈味,根本不能饮用。严重缺油、缺水、缺食物,队员们疲惫不堪、弹尽粮绝、面临绝境、危及生命。


在这生死关头,彭加木于当晚9时半亲自起草,向马兰基地前沿指挥部“720”发出了求救的告急电报:“我们今天20点到达库鲁库多克以西大约十公里,我们缺油和水,请求紧急支援油三百公斤,水五百公斤,现有的水只能维持至十八日。请转告乌市扑获一头小骆驼。”


库鲁库多克?这是什么地方?部队首长一看地图,罗布泊以东根本没有叫“库鲁库多克”的,而是标有“库木库都克”,部队首长断定,彭加木他们遇险就在此处。


“720”指挥部收到电报,翌日晨9时回电:“同意送物资,就地待命。”并要求报告大本营坐标和地形特征。科考队立即回电,报告他们所处的地方为:东经91°50′;北纬40°17′。标志是:地面上插有一杆红旗。部队知道坐标后,马上再次确定,就是库木库都克,决定派直升飞机紧急救援,先送去500公斤水。


可彭加木心里又犯了嘀咕:直升飞机送水,代价太高了。一斤水要十几块钱啊,那个时候的十几块钱等于现在是多少呢?恐怕不止几百块钱吧,他思之再三,决定亲自出去找水。当然对于已经从北至南征服了罗布泊的彭加木来说,他似乎很自信自己一定能找到水。


彭加木处变不惊,依旧在冷静分析:从库木库都克这译成汉语为“沙井”的名字看,从在“720”听到jūn_rén 说库木库都克以东不远的“八一泉”有水的信息看,他想,这个地方一定能找到水源。


彭加木打开自带的军用地图,更让他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了惊喜:地图上离库木库都克不远标有“红八井”、“红十井”,库木库都克又是“沙井”,稍远一点还有“八一泉”,不远处又是疏勒河古河道,因此,他充满信心地断定:附近肯定有水!


6月16日下午,彭加木曾派专搞水文地质的副队长汪文先等出去找水,可汪文先找了几个地方,挖下一米多深,不见丝毫水气。


彭加木不甘心,又带领陈百录等出去找“沙井”,结果,找到的“沙井”只是半间房大小的沙坑而已,滴水皆无。


6月17日队员们正吃早饭时,彭加木又提出,开车往东沿疏勒河谷地去再远一点的地方找水。他的指导思想是:飞机运水,价格昂贵,能给国家节约就节约;另外,不要轻易麻烦部队,这次考察已经给他们增添了不少负担,能自己解决的就尽量自己解决。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发现了宝贵的水源地,就为今后的罗布泊考察提供极大的方便。同时,他从春天拍摄大型记录片《丝绸之路》之中了解到,附近的红十井一带也有水。


彭加木的意见是,不要坐等,应该开车到羊达克、红十井一带去找。为此,他与大家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队员们说,马兰基地部队前线“720”已经回电同意送水,科考队困境已得到缓解,另外,开车走那么远,单程就有120多公里,汽油本来已十分紧张,要慎重为好。再说,单车出去也有危险。


彭加木则认为,咱们如果找到水源,部队就没必要用直升飞机花那么大代价送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