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终宋 > 第809章 合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09章 合力

  终宋

既不能养着,又不能除掉。别的时候放任他们去投奔李瑕让人担心两个乱臣贼子合流,这个时候却正好当做挡箭牌。


因此,这件事名义上便成了朝廷tiáo遣忠义军上万人西进抗虏。


实则只是说了一句话而已。


而董楷奉命往临安求援,其实也得到许多指示。比如,若朝廷是tiáo京湖兵马支援,应当督促吕文焕再度出兵襄阳,立即减轻南线压力。


既明白这个战略,忠义军行船到汉口,董楷便提议拐上汉水,直出襄阳。


王荛马上同意,并打算说服吕文焕出兵。


忠义军既是奉朝廷tiáo令,吕文焕自是没有为难他们。


但王荛也高估了自己的口才。


吕文焕就不可能出兵,经过去年,他便意识到占据不了邓州。而如今若敢出兵,并无辎重支撑,万一大败导致襄阳有失,江南无数人将因此而大祸临头。


更何况,没有朝廷召令,他擅自出兵是大罪,担都担不起。


恰在此时,董楷遇到了闻云孙。


两人是同年,皆是兴昌四年进士。


……


大概是因为兴昌七年闻云孙敢得罪李瑕,这次才得以起复任官京湖。


但他到任之后,还未着手防范藩镇之乱,均州已然失守,切断了襄阳与汉中之前的联络。


抗蒙,马上便成了摆在眼前的当务之急。


彼时几个汉中来的李瑕属官一直在劝吕文焕出兵,闻云孙遂向他们了解到了不少北面形势,之后遣派间谍往南阳打探情报。


闻云孙有手段,他提点京西南路刑狱、掌理军器监,却是招募了襄阳大狱之中一些南阳qiáng人,命这些人戴罪立功。


几乎是武关才被攻破没多久,他便得到了消息。


作为熟读经史之人,闻云孙亦知秦楚蓝田之战,深思熟虑之后,以此为例开始劝说吕文焕遣一支小股兵力潜行绕过南阳府城,封锁武关道,使蒙军陷入前后夹击。


吕文焕思来想去,犹觉太过冒险。


恰在此时,忠义军到了。


这次的出兵,与其说是恰巧,其实也是宋廷与它的两个藩镇合力抗蒙的又一次尝试。


在蒙古还无比qiáng势的情况下,他们自然是有试图合力,或多或少而已。


这种努力不是很多,李璮不肯南移,李瑕不肯交回夔州、万州,宋廷也不愿再出太多兵马。但他们有做这种努力,所以才有了最后这支杀到白阳关的援军。


这日,闻云孙听过了刘金锁述说的关于武关的情形,认为形势并不太好……


“援军都来了,还有何不好?”


“我们需要在蒙军攻破蓝关之前击败两万蒙军,但蓝关能撑多久却不好说。”


“我们并没有攻下南阳府。”董楷补充道:“那南阳各地的驻军很快便会围攻过来。而我们却没带辎重,也许撑得还不如蓝关久。”


闻云孙与董楷这两位同年说着说着,都已不再管刘金锁,自凑到一旁商议。


“正叔兄可有高见?”


“必须要夺回武关,倚为屏障,否则孤军必败。”董楷道:“今日我方胜了一仗,吕将军还不肯出兵吗?”


“他未得朝廷诏谕,不会出兵……对了,金州守军能来牵制蒙军吗?”


“这……汉中安危……”


“我敢断言,一旦我方攻董文蔚,蒙军便无力驱汉中。但不知你们能否信我?”


“派快马请刘将军作主便是。”董楷道:“同为宋臣,又岂有‘你们’?”


“是啊,我们先击退蒙军再谈。”


“……”


王荛侧头瞥了正在分析形势的两位大宋进士一眼,眼神中泛起些讥嘲之态。


他与他们根本便相处不来。


这些宋国官员纸上谈兵这会工夫,他都已tiáo遣妥当,让忠义军掩杀着溃兵到武关了。


这便是他王荛的能耐。


天下风云,因他搅动而起,也将由他来决定胜败。


他要让背信弃义的忽必烈付出该有的代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