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终宋 > 第677章 马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77章 马车

  终宋

“当年还是你告诉我丘处机龙马相会之事,之后免除了道士的一切赋税差役。这些年,大量平民加入全真教,从而免除了他们的苛捐杂税。”


孙德彧忙道:“小道也是贫苦出身,自yòu孤苦伶仃,正是因此才活下来……哦,师兄也是。”


“这也是我为何与你们谈。”李瑕道:“全真教确实安抚了大批平民,同时也广发度牒,大建宫观,教门四辟,道侣云集,兴盛三十余年。”


他很明白,在当世,全真教犹有极大的影响力,北地下到平民百姓、上到文人官吏都信服全真教,甚至一些寺庙也挂起其旗号。


这是一个庞然大物,若真敢立刻毁全真教,关中民心也就毁了一半。


“但,你们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盛极而衰,自古皆然。”


孙德彧道:“师父说上次的佛道辩论我们输了,那小道觉得,帮忙大宋安抚百姓也是很好的,祁师伯也是想与郝真人好好地谈……”


“不必与我说祁志诚。”李瑕道:“他那一辈人经历过全真教最鼎盛之时,我给他们多少,都不会满足,故而我不会见他们。”


俞德宸道:“大帅入镇关中,若是不敬道……”


“哪怕我把重阳宫连根拔起,也不至于关中民心动荡。别忘了,我只是大宋阃帅,而我大宋天子素来敬道,南渡以来,四代君王崇奉茅山宗、优礼天师。那对于关中百姓而言,全真教与正一教,有多大区别?”


俞德宸一愣,额上已有冷汗。


其实这事很复杂,李瑕不可能真将全真教连根拔起,别的不说,仅终南山上就有道士一万余人。


稍有不慎,真是会引起动荡。


吓唬他而已。


换作祁志诚当面,不会这般轻易被吓唬住,但此时车厢里两个小道士已是脸sè剧变。


“我要的很简单。”李瑕道:“重阳观道士须为我做事,但不会有特权与优待,往后普通人纳多少赋税便纳多少,一视同仁,明白了?”


俞德宸、孙德彧都点了点头,以示听得明白。


他们觉得李瑕的要求并不高,但又不明白这“一视同仁”对在关中的全真教代表的是什么。


李瑕对他们的态度颇为满意,点了点头。


宗教之事他并不太爱管,更多还是教给郝修阳去办。


鉴于郝修阳年岁已高,李瑕也需要及早亲自培养一些人,以免日后出现失控的情况。


“你们确实能安稳世情,也多通杂学。基于这两点,我打算将重阳观的道士们分两个派别。”


“两派?像长春真人将全真教分为八个派别。”


“也许吧,一派传教布道,往西域、蒙古、吐蕃、天竺等地,与当地交流融会……”


孙德彧问道:“再给我们与秃驴们一次辩道的机会吗?”


“差不多,总之是重在jīng神,安抚人心,这是信仰。”


此事李瑕既交给郝修阳、阿莎姽,关心得并不多。


“说另一派,发挥你们的杂学,练丹制药、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之术,穷天地之理,格物致知……这是格物。”


俞德宸已听不太懂。


他只知重阳宫被李瑕手下的老道人带兵占据了,自己突然便代表重阳宫,与李瑕谈了一场,不知不觉答应了为这个如今的关中之主做事。


旁的,只听得云里雾里。


因他本以为李瑕是要将全真教与正一教融合,此时却感到,并不是这么回事。


孙德彧却是老老实实应道:“大帅说的,小道懂了。”


“懂了?”


“格物致知,本就是儒道相合嘛。”


孙德彧才不管自己是怎么想的,顺着李瑕的意思张口就来。


“《礼记》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德道经》曰‘观之于物而知身’,道家本就是包容天地,观道以德而化生长养万物,万物生长又由自然之法,故而修身本就是格物。”


“很好,小道士果然有慧心。”


孙德彧不好意思地笑笑,搓着手又问道:“能否问问大帅,这‘信仰’与‘格物’两派既为大帅做事,只是不知这个……这个……”


李瑕知这是想问什么了,无非是了解待遇。


他与这小道士说话却也轻松了当,随口便谈起来。


孙德彧很快便理解了,小小地纠结了一下。


往远疆布道,往后显然是会有权柄,或许能成为长春真人那样的人物,但……留在繁华中州,有这前途无量又权柄赫赫的大宋阃帅作靠山,想吃炒菜吃炒菜,岂不更安逸?


“那……小道想为大帅发扬这格物致知之学,不知可否?”


“你行吗?”


“大帅放心,方才所说杂学,这个练丹制药、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小道都有一点点涉猎,再学一学,一定能学好。”


李瑕对孙德彧是满意的。


郝修阳年岁已高,且其如今又有了更大的抱负,一时半会就算不会将作坊那一摊子事抛下,却必然会分心。


孙德彧年少有悟性,作为全真教记名弟子也有足够的人脉,培养培养,往后或可接替这一摊子事。


……


另一辆马车上,吴潜掀帘看了一眼官道上的道士,眼中泛起沉思之sè。


近来,他已见到了李瑕入关中之后方方面面的事。


联姻世侯、扩大幕府、施恩于民、铺桥开路、提高声望、整合宗门、增建工坊……如是种种,他虽只能从一些小事中看出端倪,却已感受到这个蜀帅做事的基tiáo。


并不像是一个大宋忠臣。


没有证据,连他吴潜也因这一切确是稳固形势且于百姓有利,出手相帮。


只是不知朝廷是如何作想……


------题外话------


今天的第二章会更晚一些,我尽量找时间tiáo整一下,把更新时间tiáo整回去吧~~月初求月票,感谢大家~~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