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洪荒人祖,开局加入聊天群 > 第64章【求月票,求订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4章【求月票,求订阅】

  洪荒人祖,开局加入聊天群

聊天群。


管理员方寒:“欢迎明太祖入群,另外的三位小伙伴还有些害羞啊,都没见到出声!”


看到朱元璋瞬间秒怂,方寒呵呵一笑,倒也没有计较。


朱元璋:“咱还是有些好奇,刚刚始皇帝所说,咱的身后事...”


奉天殿里,朱元璋绕到龙椅上坐了下来,满脸都是疑问。


莫说是皇帝,哪怕是普通人,对于后世发生的事都会感觉到奇怪吧。


他更是好奇。


当然,他所想的与普通人又不一样。


若是能够知道后面发生的事,岂不是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大明帝国岂不是可以发展得更好?


天下百姓岂不是可以过得更好?


若非嬴政提起,朱元璋也没想到这一茬。


管理员大秦始皇帝:“嘿,现在知道认清现实了?朕还偏就不告诉你!”


朱元璋:“始皇帝说的哪里的话,咱们同为皇帝,应当多亲近亲近才对!”


杨广:“朕算是发现了,你这家伙真是不要脸皮啊!”


朱元璋:“老杨你这话说的就有些见外了,能在聊天群中相遇,千古难寻的缘份啊!”


管理员大秦始皇帝:“反正朕是不会告诉你的,你慢慢琢磨去吧!”


怼了一阵新来的刺头之后,嬴政只觉得神清气爽,而后就再度陷入了闭关之中。


杨广:“朕记得,有几位老群员是来自明朝吧,老朱你不如问问他们?”


朱元璋:“哦?竟然有来自我大明的群员?是哪几位啊?”


管理员方寒:“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好像曹正淳、岳不群都是来自明中期吧!”


朱元璋:“曹正淳...岳不群...明中期?看来咱大明起码不是短命王朝,还有个前中后期!这样一想,咱就舒坦多了!”


杨广:“喂,老朱你到底会不会说话,这不是打朕的脸么?”


朱元璋:“哦,抱歉,忘记杨广你这位二世而亡天下的隋炀帝也在聊天群里了!”


杨广:“哼,朕不与你计较,我大隋天下早已延绵万年,后世皇帝都已历经二百多代,早就不是历史上那短命的大隋了!”


朱元璋:“哦?上万年的王朝?真的假的?你可莫要见咱是新人就诓咱!”


杨广:“哼,井底之蛙!人祖创建聊天群至今已有近两万年,朕入群虽晚一些,但也有一万余年,早就成了不朽不灭的金仙!真是少见多怪!”


朱元璋:“嘶,不朽不灭的金仙????”


杨广:“朕是不想奋斗,只想着混吃等死罢了!这不算什么,你瞧瞧始皇帝,他是第一批进群的元老,现在比朕还要高上一个阶位,即将证道永恒大罗金仙了!”


朱元璋:“果然是井底之蛙,咱今天算是长见识了!刚刚多有得罪,二位还请见谅!”


听到杨广的话,朱元璋当即大惊失sè。


好家伙,这聊天群果然是神奇。


竟然改变了两个短命王朝的命运。


杨广的大隋都延续了上万年,嬴政的大秦自是不必多说了。


朱元璋相信,这些都是聊天群带给他们的改变。


见此,他瞬间就斗志昂扬。


你二人不过是比咱早入群罢了,要是同时入群,还指不定谁胜谁负呢。


现在啊,咱先低个头,大丈夫能屈能伸嘛。


不过,这个场子咱早晚要找回来。


杨广:“算了,朕不与你计较,你想知道关于大明王朝的事,找曹正淳和岳不群吧!”


朱元璋:“哦?老杨,多谢了!”


杨广:“群里难得来一个皇帝,朕才愿意与你多说几句!曹正淳,岳不群,你们俩就不打算吱个声?”


朱元璋:“这样么?老杨,你真是好人!”


杨广:“滚犊子吧!行了,朕下了,你慢慢玩吧!”


朱元璋:“哈哈,有劳了!”


曹正淳:“大明曹正淳见过太祖皇帝,关于后世之事,咱来与太祖皇帝说说吧!”


见到杨广艾特自己,曹正淳不太情愿冒了出来。


他可是知道,太祖皇帝可不太好惹,杀性极重。


当初,太孙朱雄英早逊,再加上马皇后驾崩,没过多久太子朱标又薨。


老婆儿子接二连三的死去,惹得老朱大杀特杀,开国元老们几乎被血洗。


明初四大案: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


空印案发生在明初洪武十五年。


明初,每年布政司、各府州县官吏前往户部核对钱粮、军需供给等事,因路途遥远,往往带着事先开好的空印文书(即加盖印章的空白公文),以备急用。


此事习以为常,明太祖朱元璋知道此事后大怒,怀疑其中有弊,责令严查空印案。


凡是与此案有关的部门及地方官员一律处以死刑,助理官员处以杖一百并戍边。


受牵连者达万人以上。


郭桓案发生在洪武十八年。


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官吏李或、赵全德等与户部侍郎郭桓、胡益、王道亨等通同舞弊,吞盗官粮。


明太祖令审刑司拷讯,牵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发现除侵吞宝钞金银外,仅贪wū税粮及鱼盐等即折米二千四百余万石。


于是,赵瑁等皆弃市,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供词牵连各布政使司官吏,系狱拟罪者数万人。


此案令核赃株连之人遍天下,中产以上民家被抄杀者不计其数。


胡惟庸案发生在洪武十三年间。


胡惟庸,定远人,早年跟随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洪武六至十三年间任丞相,其间权倾朝野,专权结党。


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罪判处胡惟庸等人死罪;


十九年与二十三年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罪追杀其余党,连坐被诛者达三万余人。


蓝玉案发生在洪武二十二年。


蓝玉,定远人,早年随朱元璋起兵,勇敢善战,功绩显赫。


洪武二十年任大将军,二十年封凉国公。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告其谋反,结果被族诛,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


当然,曹正淳曾经执掌东厂和锦衣卫,后面还曾担任过正德帝朱厚照的太师,了解过明初时的内幕。


说来说去,太祖之所以要大杀特杀,也是无奈之举。


当初太孙朱雄英八岁时逊世,太子朱标三十七岁时驾崩,以至于令太祖朱元璋伤心欲绝。


没办法,他只能立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准备让他继承皇位。


但朱允炆是朱标的侧妃吴氏所生,并非太子妃常氏所生。


虽然后来太祖朱元璋下旨,将侧妃吴氏扶正为太子妃,但毕竟常氏,也就是常遇春的女儿还有另外一个儿子朱允熥。


如果太子朱标不死的话,太祖朱元璋绝不会动手对付蓝玉。


虽然说蓝玉的性格比较张扬,很难被控制,但是蓝玉对太子朱标却是非常的忠心。


包括蓝玉在内,这些开国勋贵们,都是太祖朱元璋留给太子朱标的家底之一。


由于太子朱标的正室常氏是蓝玉的外甥女,也是常遇春的女儿,所以蓝玉算是牢牢的绑在了太子朱标的战车上面。


但是随着太子的英年早逝,这种亲戚关系,也为蓝玉、为开国勋贵们带去了灾难。


皇太孙朱允炆的生母吴氏与开国勋贵们没有任何的关系,太祖朱元璋觉得年yòu的皇太孙掌控不了这些开国勋贵们。


为了稳固朱允炆的皇太孙地位,以及为他更好的扫平登基之路,太祖朱元璋只好忍痛下杀手。


此时,见到太祖朱元璋入了群,曹正淳不免回想起了这些事情。


虽然,曹正淳已经今非昔比,早就如杨广一般,证得不朽不灭金仙之境。


但面对前老板朱厚照的老祖宗,难免有些感慨万千。


朱元璋:“哦,曹正淳,你给咱家讲讲,咱的身后事!”


看到这个名叫曹正淳的家伙冒了出来,朱元璋倒是十分好奇。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