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北颂 > 第0754章 扑朔迷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754章 扑朔迷离

  北颂

寇准言称,杨太妃疼爱赵祯,不会做出伤害赵祯子嗣的事情,寇季觉得未必。


杨太妃虽然没有伤害赵祯子嗣的动机,但是她却有那个实力和心计。


更重要的是,张贵妃和韩美人遇害,从头到尾都做的无迹可寻,很符合寇准描述的杨太妃做事的特点和风格。


也不排除是有人在模仿杨太妃的手段做事。


但杨太妃手里的力量,可不是谁都能tiáo动的。


杨太妃用手里的力量防着刘娥,刘娥尚且拿她无可奈何,谁又能越过她,tiáo动她手里的力量?


要知道,史书上刘娥死后,杨太妃还活着。


而史书上刘娥最巅峰的时期,可是镇压着满朝文武的。


如此权势,都没能奈何的了杨太妃,那就说明杨太妃手里的力量,被她经营的水泼不进。


杨太妃凭借着自己手里的力量,紧握着刘娥的一些把柄,钳制着刘娥,所以刘娥才拿她无可奈何。


一个没有力量的人,握着一个手握大权的人的把柄,那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为人家能随手碾死你,然后拿回自己的把柄。


反过来想,以杨太妃的心计和实力,她若是不点头,后宫之中,又有谁能暗害皇子和嫔妃?


所以此事杨太妃纵然不是此事的主谋,必然也是从犯之一。


寇季心里想着自己的事情,嘴上却对寇准道:“祖父,孙儿知错了,下一次一定不敢妄言了。”


“你还想有下次?”


“没有……没有下次……”


“哼!”


寇准冷哼了一声,瞪着寇季道:“你还是怀疑杨太妃?”


寇季坦诚的点头。


寇准冷声道:“我大宋奉孝,杨太妃对官家有养育之恩,养恩大于生恩。在没有确凿的证据前,你tiáo查杨太妃,传扬出去,不仅你要担骂名,官家也要跟着担骂名。”


寇季沉声道:“事关大宋大统之位的传承,区区骂名,我不在乎。”


说到此处,寇季看向了寇准,郑重道:“我要是因为区区骂名而退缩,我也没资格当您的孙儿。”


寇准听到这话,脸sè缓和了几分。


他本就不是那种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


寇季这话很符合他的胃口,他盯着寇季,叮嘱道:“区区骂名不是关键,关键是你查清了此事以后,发现跟杨太妃无关,那官家哪里,你就不好做了。


这也是为何老夫得知了你将此事告诉官家以后,动怒的原因。


官家虽然宠信你,但你终究不是官家的亲兄弟。


杨太妃对官家而言,犹如亲母。


你诬陷杨太妃,害的他们mǔ_zǐ 差点出现了隔阂,官家心里必然会生出疙瘩。”


说到此处,寇准感慨道:“这人呐,心里不能有疙瘩,一旦有了疙瘩,看一个人就变了样。疑邻窃斧的故事,你应该听说过。


官家心里一旦对你有了疙瘩,看你做什么都不对。


到时候你的官,可就难做了。


你如今跟官家共掌天下兵权,看着荣耀。


到时候,很有可能就是杀身之源。”


寇准一番推心置腹之语,寇季听着十分受用,也十分感动。


他有八成的把握可以确认,杨太妃跟此事必有关系,所以查清楚此事以后,赵祯不会对他心生疙瘩,他没必要担心。


真正让寇季觉得受用的,是寇准话里的为官之道。


寇准借此告诫寇季,做事要将自己放在最安全的地方,然后再图其他。


寇准不希望他拿性命去冒险。


虽然寇准说出的话,寇准自己也做不到,但是他希望寇季做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话,不适合用在此处。


寇准喜欢拿性命去冒险,那是因为他心中有自己的坚持。


寇准劝诫寇季不要拿性命去冒险,那是因为他心中对晚辈有一丝爱护。


“祖父教诲,孙儿铭记。”


寇季虽然不见得会听寇准的,但是寇准的一片心意,他必须领受。


“老夫已经离开了中枢,以后中枢的事情,你就不要拿来烦老夫了。过来陪老夫看看今岁考中我文昌学馆的学子的文章,看看里面有几个英才。”


寇准生硬的转移着话题。


寇季失笑道:“祖父您是知道的,我不通经书……”


寇准撇撇嘴道:“老夫今岁又没考经书。种世橫那厮不是说了吗?经书若是对朝廷无用,学它作甚?老夫今岁考的是杂学。”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祖父您这么干,就不怕士林中的读书人说你不是?就不怕文昌学馆内的大儒们反对?”


“呸……”


寇准不屑的啐了一口,骂骂咧咧的道:“以老夫的地位,大宋朝有几个读书人敢说老夫不是的?老夫的门生故旧遍布朝野,你的门生故旧如今也逐渐的进入到了朝中。


读书人敢说老夫不是,除非他们仕途不想要了。


再说了老夫年七旬,干一些糊涂事,也在情理之中。


难道他们还想跟一个七旬的老人讲道理不成?


老夫就算吐他们一脸,他们也只能擦干了唾沫冲老夫傻笑。


至于学馆里的那些老匹夫,他们吃老夫的喝老夫的,还借着老夫的地方扬名,凭什么反对老夫?”


寇季失笑道:“您老好歹是有身份的人,多少得讲点道理吧。”


寇准瞪起眼,“要老夫跟他们讲道理?他们也配?一个个还敢说你不学无术,老夫看他们就是欠收拾。”


寇季总算明白了寇准为何会在今岁文昌学馆的考核中考杂学,而不是经书了。


敢情是为了维护他。


此前寇季不学无术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的,寇季自己没怎么计较,但是寇准却记住了。


并且还小小的反击了一把。


寇准的爱护之心,寇季感受到了,他什么也没说,陪着寇准一起查阅起了那些学子们的文章。


寇季陪着寇准查阅一些学子们的文章,到了饭点,一起用了一些饭食,又查阅起了学子们的文章。


查阅了一半,就查阅不下去了。


因为寇忠领着一个人,出现在了寇准的屋舍内。


寇准和寇季纷纷起身施礼。


“臣寇准……”


“臣寇季……”


“参见官家……”


“……”


赵祯笑呵呵的对寇准道:“寇公不必多礼,朕找四哥有要事要商,去寇府别院,没找到四哥,听闻四哥到了寇公的住所,朕就赶了过来。


叨扰之处,还望寇公不要见怪。”


寇准不卑不亢的道:“不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官家要去哪儿就去哪儿,谁也不能阻拦,更不会叨扰任何人。”


赵祯笑着道:“寇公的教诲,朕记住了。”


寇准再次一礼,回身对寇季道:“既然官家是找你的,那老夫就回避一二。”


说完这话,寇准离开了屋舍,叫上了寇忠,去巡视文昌学馆。


屋舍内只剩下了赵祯和寇季两人。


赵祯脸上的笑意缓缓敛去,盯着寇季幽怨的道:“朕以为四哥还会躲着朕。”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臣身为人臣,又岂敢躲着官家。”


赵祯叹了一口气,“四哥还在怨朕?”


寇季拱了拱手,“臣不敢……”


赵祯长叹道:“四哥跟朕生疏了,还说不是在怨朕。”


寇季淡淡的道:“官家是君,寇季是臣,君臣……”


“四哥!”


赵祯低喊了一声,咬牙道:“朕锥心之际,说出胡言乱语,伤了四哥,是朕不对。可你也应该体谅体谅朕,杨太妃那是朕的养母,朕从小在她宫中长大。


她对朕有养育之恩,朕也一直将她当成亲母对待。


你告诉朕,朕两位皇儿遇害,跟杨太妃有关,朕的心,瞬间碎成了无数块,又怎能不胡言乱语。


换做是四哥,四哥能坦然面对吗?”


赵祯说到此处,已然泪目。


他含着泪道:“世人皆以为当皇帝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情,可世人根本不知道当皇帝要遭受到的磨难,远超世人的想象。


父皇撒手人寰,留下了偌大的江山,给朕一个尚不明事的孩子。


朕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就背负起了整个大宋。


朕的大娘娘,朕最亲近的人,在父皇去了以后,要架空朕,让朕当个傀儡皇帝。


朕的八皇叔,觉得朕一个顽童,不配坐在九五宝座上,要杀进皇宫,抢了朕的帝位。


朕眼看着八皇叔身死,眼看着大皇叔疯魔,眼看着大娘娘被烈火焚身致死。


朕如今还要眼看着朕的皇儿惨死,眼看着害死朕皇儿的真凶直指到朕的养母身上。


朕的心得有多痛。


朕不能哭、不能喊、不能心痛、更不能躲起来不见人。


因为大宋需要朕,满朝文武在朕躲起来以后,也会bī朕出来。


朕是个人,不是供庙里的泥塑。


但是没几个人把朕当成人。


他们都想让朕成为供庙里的泥塑。


也没几个人在意朕的心思。


他们只想让朕按照他们的心思做事。


把朕当人的,在意朕心思的,只有你和朕的生母。


但朕有一些话,不能跟生母说,只能跟你说。


你若离朕而去,朕就真了成了孤家寡人,就真的成了供庙里的泥塑。”


赵祯说到此处,已经泣不成声。


寇季隐隐也有些泪目。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