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山河血 > 298.第298章 北上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298.第298章 北上之路

  山河血

笔趣阁 biquyy ,最快更新山河血 !


民国十九年,南京政府的实业部长孔祥熙提出了中国要兴办的十项实业计划,颇受国内外关注。计划其中一项即创办硫酸铔厂,发展化肥工业,因为当时中国每年要花三千万银元进口硫酸铔,也就是化肥,如能实现自级,则意义重大。


与任何官办机构一样,在南京政府实业部拟议创办化肥工业之后,次年便成立了筹备委员会,与其它委员会一样,其委员大都是国内化工界的知名人士或专家学者,而其中又以永利为主,范旭东、陈德元、李烛尘等人皆为委员会委员。


与数年前永利筹办碱厂一样,硫酸铔的生产,无论是氮气的合同、硫酸铔的生产,同属此时尖端化学工业,全世界仅有数国掌握这一技术,而与当年范旭东等人创办碱厂时,英德公司百般阻挠、实施技术封锁不同,这一次几乎是在得到消之后,英国的卜内门公司和德国的蔼奇颜料公司立即在第一时间写信给国民政府实业部,表示愿意将其在欧洲创办硫酸铔厂的经验与中国合作,组建中国的硫酸铔厂,面对两大化工企业递来的“橄榄枝”,因此实业部立即派员与他们商谈合资设厂事宜。


在会谈刚刚开始时,两个公司先是提出中国不必办厂,说什么“英德两国公司制造硫酸铔的成本低,中国万难跟上,不如买我们的硫酸铔”,为此甚至还表示可以以日本等国享有的极为优惠的“协定价”向中国政府提供硫酸铔,而英德公司的建议,立即遭受中方的拒绝,而在其拒绝后,英德公司表示,如果中国方要办厂,首先要进行原料来源和设厂地点等调查,从民国二十年至民国二十一年,中、英、德三方各派专家二人,花了两年时间,对沿江一带资源进行了调查,同时勘选厂址,并作出报告。民国22年2月,英国卜内门公司派出柏烈一行,开始与硫酸铔工业筹备委员会举行正式谈判,谈判在南京的中央饭店举行。


“……这样吧,陈先生,你先看一下这份报告,”


在谈判桌上,柏烈这位卜内门公司的副经理的脸上依然带着浓浓的傲慢之色,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他一直在利用谈判向眼前的这些委员会谈判代表施加压力,试图左右中国创办硫酸铔工厂的决定,从而保持对华化肥销售的垄断地位。


“英、德公司每年生产硫酸铔多达七百余万吨,占世界氮肥料消耗量的85%,如果中方执意办厂,英德公司无意将中国排斥在外,但为维持世界硫酸铔市场的平衡,中方必须在接受以下的条件……”


条件!


听闻这两个字,陈德元的眉头跳了跳,又到了谈条件的时候了,在过去的大半年之中,双方谈的是资源、谈的是厂址,谈得的是市场,而现在,终于到了谈设厂条件的地时候。


“第一,十二年内,中国政府不得在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八省和任何其它公司开设新厂,要由上海英德两公司代为联合公司,并包销中国氮气公司的产品……”


“这不可能!”


几乎不假思索的,陈德元这位在永利化工公司八大股东中,唯一以“智力”参股的化学硕士立即出言反驳道。


“柏烈先生,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多达二十余万万亩,而这八省又为中国农业大省,仅有一厂极难满足八省之需要,未来是否添设新厂或与其它公司合作设立新厂,皆应由中国自主处置!”


在陈德元看来,柏烈的条件根本就是在强人所难,借助技术企图实施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这完全有违最初创办硫酸铔厂的初衷。


“没办法,即便是谈判破裂,也只能如此了!”


在实业部的办公室内,陈公博有些颇为无奈的叹了口气,从他上任实业部长以来,硫酸铔厂可以说是他督办的“第一要案”,而现在谈判却僵持了数月,固然他有心做出一些让步,可硫酸铔委员会内的委员却一致反对。


“英德公司这阵子通过英国公使向政府频频施加压力,威胁说硫酸铔一事,是中英合作的第一件事,此事合作如不成功,以后其它事也很难合作成功……”


说来说去,陈公博最后道出了一个事实——政府无意为了一个硫酸铔厂影响到中英外交,尤其是中英正在进行的诸多其它重要合作事项。


“那政府的意思是……”


范旭东和陈德元两人互视一眼,看着实业部长询问道。


“暂停与英德公司合办硫酸铔一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