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帝国海权 > 第117章 奥匈崩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7章 奥匈崩溃

  帝国海权

. .


奥塞战争爆发后,奥匈陆军在波黑境内的驻军进军贝尔格莱德。战争起初进展十分顺利,由于塞尔维亚暂避锋芒,奥匈jūn_duì 没有受到任何抵抗。


奥匈jūn_duì 的快速推进在维也纳的刻意宣传下让奥地利人欢欣鼓舞,一时间国内的矛盾仿佛销声匿迹,就连萎靡不振的经济也有了复苏的迹象。


而这个时候,匈牙利人则在耐心等待机会,前线传来的任何坏消息都将成为他们发动的信号。


而塞尔维亚人并没有让他们失望。


此时的塞尔维亚还不是那个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中捞到了好处,变得强大起来的塞尔维亚。彼得一世也没有像在一战时那样坚持奉行“拒敌于国门之外”策略,自信心爆棚的喊出“一步也不能退”的脑残宣言。


因此塞尔维亚人决定守边不如守险,将部队分别部署在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德里纳河东岸的西部山区里。


拉多米尔·普特尼克将军率领的塞尔维亚jūn_duì 在并没有在奥匈jūn_duì 强渡德里纳河的时候进行攻击,因为他知道,如果奥匈人动用内河炮舰,那么自己的jūn_duì 会被舰炮轰成渣。


而顺利渡过德里纳河,眼看就能如匕首一般捅进塞尔维亚腹地的奥匈jūn_duì 在采尔山和埃维尔克山遭遇了拉多米尔所部的坚决抵抗。


由于塞尔维亚jūn_duì 依托地势构建防御阵地,一方面西部山区的地形让重武器运送困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仓促开战准备不足,严重缺乏重炮的奥匈jūn_duì 不得不用步兵攻坚,在交战仅4天后,奥匈jūn_duì 就伤亡近2万人,而仅仅向前推进了15千米。


前线陷入僵局,意识到想要速胜已经不可能的奥匈人不得不停下进攻的脚步,奥匈总指挥阿尔布雷希特·弗里德里希·鲁道夫大公不得不从奥匈境内调集了10个师和大量重装备,试图用优势兵力压垮塞尔维亚人。


然而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严重高估了奥匈帝国的铁路运输能力,汹涌而来的军列和糟糕铁路调度指挥几乎使奥匈帝国的铁路系统瘫痪。


直到8月,这10个师的部队和装备才算完全到位,奥匈jūn_duì 准备用攻下贝尔格莱德来为皇帝庆祝生日(8月18日)的希望彻底破灭。


8月中旬,17万奥匈jūn_duì 从伏伊伏丁那出发攻入塞尔维亚,在内河舰队的掩护下,奥匈jūn_duì 顺利渡过萨瓦河,直接威胁到了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


为了保卫首都,拱卫贝尔格莱德的塞尔维亚部队不得不主动出击,准备趁奥匈jūn_duì 立足未稳之际给他们来一下狠的。不过前面的作战进行的非常顺利的塞尔维亚人这次失策了,奥匈的人机枪让塞尔维亚人知道无脑进攻是个什么结果。


奥匈人这次直接把刚买的50挺机枪全运了过来,马克沁再重也比火炮轻啊,而将马克沁配属在炮兵单位的奥匈人这次带上了这个大杀器。这个明智的举动让奥匈人这次占了大便宜,在两军的交战中马克沁再次展现了自己的屠杀效率。


在半天的交战中,塞尔维亚人在奥匈人的临时阵地前丢下近6000具尸体。损失惨重的塞尔维亚人不得不撤回贝尔格莱德聚城固守,而奥匈jūn_duì 的兵锋直指贝尔格莱德城下,维也纳乐观的认为,攻占贝尔格莱德指日可待,胜利唾手可得了。


然而奥匈人的胜利也就到此为止了。


时间进入9月,奥匈在贝尔格莱德和塞尔维亚守军浴血奋战的时候,塞尔维亚人投入了自己最后的预备队。而且塞尔维亚人十分大胆,甚至是堪称疯狂的将预备队投入了西部山区而不是去贝尔格莱德解围。


塞尔维亚人的目的是希望在西部山区可以取得对奥匈的决定性胜利,从而可以从中抽身,然后回援贝尔格莱德。


想法很好,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对局势的判断太过乐观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