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明末乱臣 > 致歉通知及剩余内容(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致歉通知及剩余内容(一)

  明末乱臣

笔趣阁 biquyy ,最快更新明末乱臣最新章节!


这书的成绩是想像不到的差,我一直在坚持,希望能有转变,但坚持到现在,我终于发现再坚持下去也没有什么结果。只能无奈的告别,把剩的大纲发上来,算是给大家一个结束吧。


还得发出两章来,因为一章放不下这么多的内容。[]


时有左良玉带精骑三百,带洪严令,于正月夜至固州,欲夺其兵权,交有司问罪。至固州,发现主角不在,正惊骇间,听闻凤阳炮声轰隆。左良玉以为主角造反,魂不复体。带三百骑连奔凤阳。将至凤阳时,才发现高李大军进逼凤阳,左良玉这才释然,顾左右言主角军事天才,政治白痴。


主角死护凤阳,兵丁死伤无数。粮少兵缺,请凤阳供应,言宦官却以凤阳龙兴之地为名,不以供给。主角深恨,心中怨念从生。野战时,有张献忠攻破一部,主角率亲兵前往,险死,红娘子死命救夫,这才杀退张献忠。


此时,负责看守李岩的军丁来报,李岩要与主角作交易,主角问李岩。李岩定下绝户计,时主角带人攻凤阳。为首宦官阻拦,被一刀斩杀。尽命宦官及守城官兵趋至前线,以及皇觉寺众僧。长老见其手持宦官人头,不敢拦,乃发僧众守凤阳。又取寺外青松,于凤阳内筑简易之城,守城兵丁等不堪所用,被高李大军连续攻破了,在营寨未成前,便以攻入凤阳。正死战时,左良玉带三百骑攻至,冲入敌阵,暂解其围。


兄弟见面,拒营死守,只要皇坟不动。凤阳可尽毁。死守两日后,各路军兵齐至。高李见势不可为,终退之。高李大军刚退,主角立捕所有僧众,守城官兵以及太监。依左良玉之意,所有人尽除死,以免将来生祸,但主角不同意,尽死则事太过矣,恐生变化。更说出李岩之计,左良玉将重伤者尽数斩杀。轻伤及完好者至于坟前,命其在坟头撒尿,违令者立斩无赦。并且当场带着自己的兵丁于坟头撒尿。


时各路之人吓得体无完肤,主角正待拉人时,有一太监抢先登坟,愿当众撒尿。问之才知道,此及皇陵镇守太监三号人物。主角知其体残,用布围之,有他带头了,众人皆效法。完后,主角亲见太监,因其机灵,便定下扶其上位之计,更供给银钱。老太监欣然同意,飞诏入北京及南京。主角更把大功归于承畴等人,言此前全是作戏。


李岩要求主角履行前约,主角不同意,仍命关押李岩,李岩大骂主角不守信义,但主角却自行其事,不理李岩。


时各路兵马俱到,史可法也带着无穷的怨气来到了凤阳。见凤阳惨烈,心中稍安。但主角戏弄之事,却让他极为生气。遂以南京守备司之令遂捕主角。主角给史可法看奏章,但史可法却坚持己见,使得主角对这个风骨绝佳,但不知变通的史阁部极为无奈。


李高见大军攻至,退兵转走。因履战履败,各义军头领对自成多怨念,连高迎祥也对李自成有了看法。特别是张献忠,因以前自成在其下,此时却平起平坐,怨念横生,指责李自成瞎指挥。高迎祥亲自拟定方案,时南京各路皆动,南京空虚,以朱元璋取天下之法,先攻滁州,再攻南京,则天下可动。自成劝解,被高斥回。更在献忠谗言下,尽收铁骑,以铁骑五千进攻滁州,令自成率步兵十余万转近。


自成苦劝无功,尽收麾下骑军约五百骑。令高杰统领步兵,向滁州挺进。并派人去凤阳附近转圈,被官军捕获。


贼探被官军捕获,说出贼军动向。时卢象升,曹文诏带兵至。加至南京诸路各路军马,均至中者附近。曹文诏与卢象升商议后,带精兵奔驰南京。主角言千里转进,兵困粮乏,必败无疑,但各人不听。遂押主角上路,由史可法押解向南京挺进。


千里转进,卢曹所带兵马怨念重重,粮少器乏。至定远境时,高率铁骑突致,杀败敌军,卢象升与曹文诏虽死战,但却只得退却。时贼威甚炽,逼迫滁州。消息传到史可法耳里,主角怒骂史误国害民,言南京若丢,江南危矣。史无奈放主角回营,但自己却必须跟在身边。杀退敌军,为其求情。南京若失,大家一起完蛋。


主角径直归营,带大军奔滁州,城外五里桥与贼大战数场。将贼击退,走投无路之时。自成带铁骑突至,冲开敌阵救出高,奔清流关而逃。时曹文诏,艾万年计前耻,带兵追击。主角无奈只得跟上。


曹艾二人带骑兵,行路甚速。至清流关时,主角发现两人被困于关中,内外乏食,正打算救其时,高杰步兵突至,将主角困于土山之上。主角想起以前所定之计,令牛金星去见高楼下,言自成醋性之大,劝降高杰后,夜攻自成。


自成与高张二两人同奔而走,时十万大军置于清流关,处于南京范围,南京只得供粮。虽不愿,却不能杀。如若纵贼为祸,则南京尽乱,万一流入江南,万事皆休。


其间卢象升提及自己屯田之事,言不如屯田。此时,高桂英回来,言已找到红薯,并与对方联系上,甚至可以亲自过来指导。主角得此信,极为兴奋,自请屯田事。几经飞报之后,崇祯下旨令主角于灵宝屯田,并令各路供给粮食。


主角带自家三千兵丁押十万民上路,共分二十队,每队五千人,又分兵二十队,自带千骑还押大军,向灵宝挺进。在南京时,万事还好,诸县粮食充足。人员行进迅速。


月余左右,至鹿邑,进河南境。发现数队灾民默行队后,拖家带口,多为妇孺。时粮食日少,路上有冻饿死者,主角开始几次组织人掩埋尸体,但日后司空见惯,遂不再理会。当主角查觉此事时,冒出一身冷汗,暗骂自己冷血。


主角犹记答应当日红娘子之事,转路奔杞县走。刚至归德府,有人前来送来送礼,白银二百两,主角不明其事,问后,才知道归德知府请其绕路,莫从其境入,否则的话,即使过路也无粮食供给。


主角地理不熟,正打算查问间,又有汝宁及开封府官员至,均来送礼。而开封府同时还有周王府太监至。


主角处于三地交界处,必走一路。干脆直接把三地之官聚于一处,抽签为证。遂走归德府,府内果然说到做到,府尹更亲自下令,若敢乱当地生计,参斩主角。主角两次派人要粮,第一次还好言劝回,问牛金星计说,让主角送礼。主角深恨,纵马荒野。见有饥民挖洞,问之,才知挖田抓田鼠,内有粮食草籽等物,或可充饥。主角遂派人挖洞取鼠及粮,名为深挖洞,广积粮。


主角第二次派牛金星带礼金入归德府,却被乱棍打出。时民有哗变之意,主角无奈,纵精兵抢钱抢粮,终于安稳住大军。


归德府尹闻言上奏,请斩主角。主角所派之太监此时已混到崇祯身边,为主角说好话,言饥民入境,不供粮食,终至民变,此归德府之错矣。若斩,无大将守饥民,乱民一起,千里决堤。崇祯以为然,遂发诏训斥归德府,令供给粮草。归德府以好鞋不踩臭狗屎之名,无奈从之,礼送主角出境。


主角走归德,过杞县。愈取红娘子之人,却发现无衣无食,生活极为不堪。红娘子众人愤怒,主角强行弹压。令大军的拔地。


当夜,主角安睡之前,查原红娘子队中灵敏人不见,知去杞县。立于帐前,深夜,带杞县县令人头归来,言一人做事一人当之名。


众人不顾主角脸色铁青,蛮不在乎。主角知杀官重罪,令先拿下众人后,又派王征南带亲兵再入杞县,杀尽县府众人,用以灭口。


是夜,秘密行事,杖责众人。红娘子求情,言为贼者同路,他们所动,征得自己同意,被其当众斥走。更言众人为兵,何来贼者之说。红娘子请求,被乱棍打走。


当夜,王征南昌返回。言将众人尽杀,主角这才释然。遂押众人于帐,亲见红娘子,为其上药。红娘子表面垂泪,但内心却原谅主角。而后,主角寻牛金星,王征南,夜见众盗。言此属盛春之时,大军至灵宝已属春夏之交。就算有收成,当年粮草尽失。更向高杰借李自成之藏金,交于牛金星,令他带这些人一同去江南,无论用什么办法,勿必买足到秋收时的粮食。


次日拔营之时,有乡绅见主角,言县令全家被杀,请主角调查。主角不理,时有强硬者,冷嘲热讽,主角以军威镇之。强行拔营。杞县消息,传至归德府。归德府只得咬牙认下,此时,主角身边乱民近二十万。若开放,则全府糜烂。


千辛万苦后,主角终至灵宝。此地破败,民者饥众,粮食极少。但时值春夏之交,雨水充足。日子不错极为难过。主角拜访县令,县令极为憋屈,十年读者至同进士,终于外放一任县令。却有大军在侧,使其无法施政,乃以信奉黄老之学,无为而治为由,让主角自行其事。


主角欲使李岩为屯田使,李岩不从。牛金星献计,带李岩出门,见饥民日嚎,叩请李公子为官。李岩终于无奈从之。但请主角放权,主角无有不从,但言大军不动,乃选精兵一万,其余均交给李岩。时安排屯田,生产及住宿之事。主角言便溺之事,必须有序进行。一则少病,二则屯田所需,更言此为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法。更派jūn_duì 上山伐木,以盖房屋,解决流民栖身之所。


次日,李岩至,言少兵无犁,请主角相助。主角问李岩何意,请化兵器制作农具。主解言高李贼死性不改,早晚将至,铸兵为犁,无国防以守疆土,必遭大祸。李岩与主角大吵一架,主角终于无奈将营中破旧兵器取出,交给李,制成农具,此间名为铸兵为犁。


此后李岩又来两次,主角烦不胜烦。并言之,事情全部交给李岩解决,他只管练兵,干脆打算去潼关找洪承畴及洛阳找河南巡抚,要农具粮产。主角以郝永忠为主练兵,亲自去洛阳要粮及耕牛等物。更将李自成部分财宝送于河南巡抚,才获耕牛五十头,粮种及农具若干。又去承畴处送礼,承畴拒收。言主角为其手下,屯田利国,要主角有成后补军粮即可。主角对红薯极有信心,立军令状。


刚出门,即见左良玉。左一顿训斥,言兵事凶器,主角无事生非,行以屯国之法。并要主角迅速解决屯田之事。向洪请罪,乱世之中,文官不如狗,手中有兵才有权有地位。主角笑而不答,左良玉巨拳打到软棉花上,只能怒骂了事。


刚回杞县,李岩又到了,言屯田之障碍。一无田可耕,二无粮可用。无粮在主角意料之中,但无田却令他极为奇怪。贼军刚走,富户被横扫一空。不可能无地可种,问之才知。在主角还未至灵宝时,有侯立本之人,带地契来访。将灵宝九成土地一扫而空。主角又至军中,问侯立本之人了,无人可知。此人便如天降一般。


主角访县令,查问候立本其人,这才得知此人来历。却是江南侯家之人,地契均由布政司使刚刚发下,崭新无比。主角无比生气之时,李岩又至,言野菜无多,春耕将过,再不施法。恐明年乱生。主角把县令之言告之李岩,对方一语道破天机。言侯询者,户部主事。袁崇焕及左良玉均出自其门下。问主角如之奈何。


有了左良玉此事,主角极为无奈。只能与候家商量此事之法,不如以少量地租把田地租下。主角至候家,对方殷勤招待,更言双方通家之好。更主动送粮十车,为难民生计。而租田之事,却是顾左右而言它。相当于用笑脸驳了主角的面子,主角愤怒之极。回营后又被红娘子耻笑,言他杀伐果断,当年之勇荡然无存。


主角正怒时,李岩又至。言候家公然在灾民帐外招集人手,收女欺男。只供伙食,却无工钱,气焰嚣张。主角颇有些束手束脚,但却不能以力破之。对方对他大哥有再造之恩,若害之人言可畏。


主角正商议间,后院起火。红娘子找到高桂英,言主角杀伐之气全无。莫不如两人帮他解决,更提出假意卖身为奴之法。直接干掉侯立本,岂不快哉。两人均是造反行家,说做就做,商议后,把自己卖至侯家。当夜杀掉侯立本,更把庄院焚毁一空。


主角当夜发现红娘子与高桂英不在,查问后,至侯家了,不由得哭笑不得。索性将错就错。时满门尽灭。家产无继承人,直接充公,开始屯田。晚上回去之后,把红娘子和高桂英聚于一屋,小小的收拾了一下。


屯田进行的大好之时,侯方域收的到消息,气愤之极。知灵宝屯田事后,他即安排此事。原意是打算尽收人口,多为精壮之人。数万两打通关节,却未想到此事尽成水漂。生气之时,索性直接带人奔至灵宝。


屯田开始之后,除原有田地外,勒令全部种植红薯。其间有亲兵为其植麦,被其铲除。人惧畏之,多不明红薯何物,只因其名称其为红薯将军。


虽然解决了屯田问题,但粮食问题还是没解决。只得挖野菜等,过了一个半月,突然有数十大船至。全是粮食,主角极为欢喜。船上有牛金星下来,问后才知。原来粮食价格极高,自成藏金虽多,但却买不来多少东西。牛金星与王征南商量一下,索性放兵为贼,专抢为富不仁之大户。由于行事严密,事至今仍未泄露。


主角闻言不由感叹一群造反头子,便只得叮嘱几人要勿必小心。不要招惹地方上有影响的大户,以免惹来麻烦。牛金星领命后离开,主角又交待去寻佛朗机人,买枪买炮,更称其名为取之民,用之于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