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民国第一军阀 > 第005章:白磷弹欧洲逞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05章:白磷弹欧洲逞威

  民国第一军阀

笔趣阁 biquyy ,最快更新民国第一军阀最新章节!


ps:第二更!五千字大章。


昨天被拉去喝酒了,所以只更新了一章。。。兄弟们抱歉哈!


又是一年的春天。


中华民国的移民浪潮也进入了一年中的高峰期,大量的人口开始向西部转移,既中亚地区。


在中亚地区,中华民国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牧区。


同时在漠北(外蒙),大片的牧区也大量建设了起来。


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于去年出台了《草原法》,采取‘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牧民有责任保护草场,使草场不至退化。


同时在各地制定标准,如漠北地区规定,自然草场31.5亩只能放养一头羊,人工草场则15亩放羊一头羊,同时采取轮牧制。


草原上的草是不少,但是过度的放牧只会造成草场退化。


要知道,草原上不是什么草都是可以喂羊的,菊科植物羊是不吃的。


人工草场是非常不错的建设项目,这样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通过播撒草籽、化肥,以及建立灌溉设施,沙漠也是可以变绿洲的,不用担心草场退化等问题,只需要每年轮牧就可以了。


人工草场最重要的还是水的问题,因此中华民国的《草原法》当中禁止牧民乱打井,同时建立送水车队。


在漠北地区,北水南调工程在己未年春季便开始了紧张的施工,草原上的牧民也开始计划建设人工草场。


在这里的草场面积很大,一户牧民的标准牧场是五千亩,要想建立人工草场,就离不开农机和飞机。


投入是比较大的。但是政府可以贷款给他们。


人工草地面积的多少,常是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畜牧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后世欧美各国的人工草地面积合计约为耕地的50%以上。


中华民国的畜牧业也正在向更加发达的方向发展。


自然草场的草料生产能力比较低,主要是很多牲畜不能食用的杂草比较多,以及没有施肥、灌溉、播种、翻地等生产环节,草料生产能力自然低下。


人工草地是现代化畜牧业生产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一方面。它可以弥补天然草地产草量低的不足,有效缓解草场放牧压力;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家畜提供量多、质优饲草。因此,人工草地对于维持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广大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人工草地极易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双重影响。干旱、风沙、盐碱、贫瘠等自然因素对人工草地构成直接威胁,而人类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水平又直接关系到人工草地能否正常发挥作用。


在中华民国的牧区,最大的制约就是干旱与贫瘠,干旱是主要问题。


水从哪里来?


北水南调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漠北地区,这个问题首先得到了解决。这里也成为了中华民国最早开始大规模人工草场建设的区域。


而在人工草场的建设观念方面,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因为中华民国出台了《农改法》,草原牧场同样也在《农改法》范围之内,如果无力对草场进行建设,那么就卖牧场吧!


当然也能贷款建设。


另外蒙古地区原本是蒙古人人数很少,这主要是清廷用喇叭教约束蒙古人口增长,从而出现了草原上人口稀少的原因。


那些蒙古人都被强制性前往内地。很快就被庞大的人口淹没其中。


如今草原上只有汉民。


因此在观念上还是很容易接受建设人工草场的重要意义的。


每年中华民国都会对各个草场进行检查,如果过度放牧使草场出现退化,那么便会对牧场主进行罚款。


同时铁路也开始在漠北、漠南地区大规模修建,同样也将形成一个比较发达的铁路网络。


每年中华民国可以将关内、东北生产的饲用玉米运往草原,从而使牧区的牲畜能渡过冬季,而不用担心草料缺少的问题。


同时在漠北地区,中华民国也在发展农业,北水南调使漠北地区有了发展农业的基础,在这里也能生产出大量的饲用玉米。


在中亚地区,除了牧场建设。主要就是棉花种植业的建设。


工业建设也在漠北、中亚地区展开,这也使更多的人口迁移到了这些地区。


特别是中亚地区,中华民国已经把手都伸到高加索东北部地区了,跨越距离极远。尽管这里是边疆地区,但是中华民国还是很放心的很多工业都放在了中亚地区。


现在的俄国虚弱不堪。中华民国不去打他们,他们就该谢天谢地了,自然不敢主动来进犯中国。


大量的军工业在中亚地区建立了起来,纺织业等轻工业也开始向中亚地区转移了一部分。


在中亚地区,轻工业出口到欧洲的距离更近许多。


一座座城市在中亚和漠北地区拔地而起,其速度之快,已经超过了所谓的‘俄国速度’、‘美国速度’。


这个‘美国速度’自然是用来形容美国人的发展速度。而‘俄国速度’,则是用来形容俄国对西伯利亚的开发。


俄国对西伯利亚的开发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此时西伯利亚地区已经有上千万俄国人。


但在‘中国速度’面前,全是渣渣。


铁路已是现成的,建设就非常快了,大量的工业设备、农牧业生产资料运往中亚,大量移民涌向中亚。


形成一座座工业城市,一片片农牧业生产区。


中亚地区的灌溉系统也在不断建设,尽管中亚地区也有不少沙漠,但水资源实际上比中国西北地区要丰富得多,有很大的农业生产潜力。


只不过当前世界人口没那么多。因此中国在中亚没种太多粮食。


同时矿业也发展迅猛,在中亚地区的矿区被一个个规划了出来,在己未年也进入了大量建设的阶段。


在北海行政区,人们在开春后立即抓紧时间对矿区进行建设。


北海地区,主要的产业还是原材料生产。其中最主要的是矿业,采煤、采矿。


矿场、工厂的增多,就业岗位也大量增加。农牧业的生产规模扩大,也消化了不少移民人口。


移民人口的不断增多,也使关内人口密度开始降低。


而在向中南半岛、南洋诸岛的移民方面,则在持续进行。大量南方人口向这些地区迁移。使这些地区的华人数量不断上升。


华人对中南半岛、南洋诸岛的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澳大利亚,己未年春末,移民华人达到300万人,大量华人的涌入,使澳大利亚白人产生了恐慌。


但是恐慌没有任何效果。


这些华人在澳大利亚,开始逐步有了自己的华人广播电台、学校、商店、医院。大有国中之国的意味。


特别是在西澳大利亚,这里大部分人口都是华人。


大量的建设物资从中华民国运往澳大利亚,矿山、牧场、铁路、公路、港口不断建立了起来。


澳大利亚当局,却是无力阻挡中国移民对澳大利亚的入侵,‘白澳政策’正式宣告流产。


一个‘黄澳’,或叫‘华澳’正在诞生。


澳大利亚当局的很多政客倒向中华民国,舆论也被中华民国逐步掌控。教育、医疗被层层渗透,中华民国对澳大利亚的掌控能力是越来越强。


现在宗主国英国正忙于战争,澳大利亚当局也无与中华民国抗争的底气,只能听之任之。


己未年,中华民国号召国民‘继续努力生产建设,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全国上下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大部分国民努力生产、工作,庞大的市场需求使这个国家的发展动力无比充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