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民国第一军阀 > 第268章 清理南洋土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8章 清理南洋土着

  民国第一军阀

笔趣阁 biquyy ,最快更新民国第一军阀最新章节!


这次中华民国搞大海军计划,江渝自然是要筹点款子,华东商会立即举行募捐大会,作为民族资本家,国家扩土开疆保障资本利益,商人也得知道反哺啊!


江渝这次带头捐了五亿元炎黄币,这绝对是一笔巨款,而华东商会的商人也热情高涨,纷纷踊跃捐款。。


钱多的多捐,钱少的少捐。


但每个华东商会的民族商人,根据他们自身的经济情况,都是捐了不少钱的,这次捐款从民族资本商人那里弄到了两亿炎黄币,。


这让江渝非常满意,华东商人的商人的民族觉悟还是很高的。


如果他们都不捐钱的话,那么这个民族资本的口号就完全无意义了。民族资本商人之所以加上民族二字,那就是国家有难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家慷慨解囊。


但是民族危难也不是那么容易就碰上了,平时还是要找点项目让他们捐款,以培养他们为民族服务的习惯。


这次一共募集了七亿炎黄币。


对于国家来说,算是一笔巨款了,尽管只有国家财政的十分之一还不到一点,但是国家花钱项目可不止十个,有的项目甚至要占百分之十几、二十的财政收入。


当然,国家可以欠钱,财团可以借。


但借也要借,捐也要捐。


财团即靠承包国家工程等方面赚钱,但最基本的就是保障工程质量、军火质量,实际上以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来说,国家与财团很多时候都是一体的。


他这个财团的资本,国家在危难时刻可以随意调用,而那些民族资本商人也是一样。


资本在拥有了国界之后,就不像罗斯柴尔德财团那样坑爹了,英国都被罗斯柴尔德财团玩成半残了。


所谓日不落帝国。实际上只是表象而已。


真正强大的东西,是资本!


如果不是罗斯柴尔德财团把尖端工业投资到德国,如果不是罗斯柴尔德财团刻意操纵战争。


那么,英国佬还是世界老大。


但英国佬很快就不是世界老大了。


最有冲击世界老大地位的国家在欧洲战争结束之后,也就剩下中国和美国,鹿死谁手暂时不得而知。


不过中国此时基本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为首的中国民族资本集团,因为有了国界,所以再怎么坑也不会坑国家。


因为没有了国家,他们就没有根,没有了最有力的保护与利剑。


只有壮大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才能撬开一切阻碍中国民族资本集团向外扩张的乌龟壳,从而使中国资本能够自由的在世界流通。同时也只有壮大国家,才能使民族资本集团在弱小时不被吞并。


一个国家的民族资本是否会被吞并。首先看国家有没有政策保护,一个被外资长驱直入的国家,其民族资本必然是被外资围剿的。


所以说民族资本家的钱不是白赚的,帮国家出钱搞建设,这是必须的投资。而且是集体的投资,集体都有回报。


中央政府也快到年底财政预算的时候了,这时收到民族资本集团的七亿元捐款,顿时让中央的财政预算宽裕了很多。


1918年戊午年,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流年,天干阳土。坐阳刃午火。这一年中华民国的财政收入达到113亿元,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炎黄币,全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增长速度让人惊悚。


这主要是钢铁产量提高的原因,使以前不能获得足够资源的领域得到了建设,钢铁产量提高,使得各个方面都有所增长。


钢铁产量最终增长到了全年3600万吨,增长速度快到吓人,。采煤突破了8亿吨,已经超越了美国。


然而中国的钢铁产量及煤炭产量。却依旧很低。


尽管钢铁产量已经快到世界第一的水平了,但在人均钢铁生产量方面,中国比美国低了四倍多。


煤炭产量也仅比美国高出3亿吨而已。


也就是说,中华民国要达到美国的程度,必须形成一年1.5亿吨左右的钢铁产量,同时采煤矿必须达到20亿吨左右。


如今钢铁产量还是受限于铁矿石开采方面。


不过随着北海行政区的铁矿、中亚的铁矿开采出来,以及西澳大利亚和印度的铁矿石开发出来,那么钢铁产量要提高很容易。


实际上中国还有一堆附属国,这些附属国也是要钢铁的。


陆地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一个国家要想成为超级发达的国家,必然要消耗很多资源,所以后天之道是无法长久的。


在这个无法长久的期限内,谁能抢到更多的资源,谁就能够发展起来。


这年头的资源还很丰富,财团还未着眼抢占全球资源,中国资本在这个时候崛起,直接抢到了大把的资源。


有这些丰富的资源顶着,不愁发展不起来。


煤炭生产方面也主要指望北海行政区供应北方煤炭,南方煤炭则靠进口,山西煤炭基本上不怎么挖了。


那是太行山脉所在,是有龙脉的地方。


北京那种大三元的格局,很大程度上是靠太行山脉,地下如果被挖空了,必然对气运产生不良影响。


而且山西那种地方,地下水一般被破坏,连人都住不了。。


煤炭进口第一靠印度和澳大利亚,这是两大最靠谱的进口对象,同时中国资本在这个区域是可以放心开采煤矿的。


同时北海行政区的煤炭也可以先用铁路运到海参崴,然后用运煤船运往南方省份,以供应江苏这种没有什么煤炭,又是用煤大户的地区。


如福建地区,对煤炭的消耗量则比较小,因为福建水电资源很丰富,而且福建西南部地区有煤炭出产。


进口煤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中国要出口就必然要有进口,这样才能形成循环,用附加值高的东西换到附加值低的宝贵资源是最划算的事了。


除了从印度、澳大利亚进口煤炭外,也可以从更远的国家进口一些煤炭,海运价格随着船只排水量吨位的不断提高,在运输单位当中是最低的。


因此大力发展海运,即可从外部弄到资源,也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不过中国还要考虑全面的战争爆发后中国的煤炭供应,因此还是把主要的进口对象放到印度、澳大利亚、缅甸、马来西亚,以及那些附属国身上。


因为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可以迅速控制印度、澳大利亚、缅甸和马来西亚,不用怕失去这些产能。


鸡蛋是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如果全靠进口。打仗的时候自身的产能根本就来不及扩大。


当然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石油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一部分煤炭的用途,中国的石油产量在1918年达到了1亿吨,也就是7亿桶,产油量为美国两倍。其中炼油副产品的商品开发程度远超美国。


其中这些石油当中有110用于出口,此前美国每年也出口1000万吨石油左右,此时美国的石油出口下降到了500万吨,中国也差不多是1000万吨,。


双方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展开激烈争夺,中国的石油主要出口给欧洲的同盟国,同时在其他国家的市场。中国石油出口更注重新市场的争夺。


新市场也比较好培育,如中国多出口些汽车,这样需求不就来了?


因此中国的附属国也有了很多汽车、拖拉机之类的。同时在亚洲,煤油出口是中国全包的。


澳大利亚市场也被中国占领。


在非洲市场,中国石油也充斥着非洲一切买得起煤油的区域,蚊子肉也是肉。在南美地区的石油市场,则是美国霸占着。


协约国的市场。也是美国石油霸占着,但是那些到亚洲、非洲运货的商船。所用的燃油都是中国生产的。


这年头,轮船可是烧油大户。


从石油需求量上可以看出,中国的工业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而美国还主要是第一次死工业革命的产物。


中国的石油产地分为四大产油区,在四个角落拱卫着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本土的石油也有一部分开采,但是开采量在四大产油区投产之后将有所缩减,甚至是停产。


这四的产油区,都是石油储量丰富的地区。


用不了几年,中国的石油就将充斥全世界。因为中国有最先进的炼油工业,还有开发程度最高的炼油副产品,价格上比美国石油有巨大优势,可以向全世界倾销石油,以此打败美国的石油出口。


总的来说,中华民国的工业硬伤还是钢铁产量,不过不用了多久就能解决了。因为最初投资的钢铁生产基地正在不断的提高铁矿石产量,而铁矿石产地是不断增多的,投资的矿山越来越多,每个矿山每年都在建设更大的铁矿石产量,这也是为什么1918年中国钢铁产量能够猛增1100万吨的原因。


中央财政也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而增加,同时全国农改土地增多,农业税方面也收了不少。


中央财政收入也就突破到了113亿元,财团赚的钱则更多,不过在财团眼中,赚多少钱不是关键,钱就是一堆废纸,重要的是财团在这一年里增加了多少资产。


把钱全花到民间去是肯定不行的,这样会造成强烈的通膨。


财团发行钞票的目的,就是能收回钞票。


然后再花钱让民众建设更多的资产出来,再通过各种商业把钱收回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政府的钱,实际上也是财团要收回来形成循环的。


由于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原因,加上中华民国发行了不少债券,所以这一年的财政还有所盈余。


这也加大了中央对于来年的财政预算额度。


教育部依旧是拿钱大户,中央给教育部拨款28亿,继续对教育体系进行建设,教育部有钱那是众所周知的。


之前教育部拿到的钱,每年定额都是财政预算的25%。


教育部因为很有钱。所以全国的公立学校盖得非常漂亮,每一所学校都非常宽敞,而且草场都铺了草皮。


中华民国的教育培养的是偏才,因此从小学就开始注意培养了,因此每所学校的设施非常完备,:。


小学的设施还少一些,中学的设施就多了,各种领域的设施都有一些,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的锻炼自己的特长。


每个人的八字都不太一样,各种各样的八字都有,因此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长和天赋。


天赋也需要浇灌。否则就无法茁壮成长。。


在大学里,设施就更多了,一些国家级的研究设备在很多大学都有配备。


三元九运已经差不多走到四绿文曲星了。文曲星当令,非常适合发展教育业,那二十年里会读书的孩子非常多,抓住文曲星主宰的那二十年,整个民族都将腾飞。到了五黄当令时。四绿就成了衰死之星,是最衰的九星,那时候教育业就不好发展了。


天时如此,人力很多时候无法逆转。


抓住天时,适时而动。所以中华民国的教育资金一直以来都非常充足,这么多钱砸下去。培养出来的下一代自然是素质最高的。


从学生的道德素养,到个人能力,都是全面的培养。几乎所有学生都是寄宿在学校。则主要是减少父母不良习惯的影响,对民族进行一次全面的改造和提升。


中国老百姓太聪明了,因为开化程度太高了,正所谓物极必反,很多时候太聪明也就变得太自私。很多东西就没有了规范。


学校的这种寄宿培养制度,就是要让学生变得淳朴一些。


当然。学校因为资金充足,上学也不会很无聊。中华民国的教育制度不会让学生整天坐在教室里读死书,搞应试教育。


课外活动是非常多的,而且很多都非常有趣,绝对能让孩子们到了学校就不想回家,甚至让很多孩子在过假期的时候期盼着早点开学。


当然,中华民国不是为了培养一群意志薄弱的下一代,因为战争始终是这个民族最需要准备的。


因此学校里的意志训练也非常多。


在物质丰富的时代,人的意志力总是比较薄弱的。美国大兵为什么不会打仗?就是因为他们的物质生活太丰富了。


中国在经济上走的是和美国差不多的道路,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但是中国绝不愿意看到下一代变成美国大兵那样。


教育部每年拿那么多钱,可见此时中华民国对下一代的投入有多大了,中华民国也成为世界上教育投入最大的国家。


1919年的军费预算则达到了13亿元,其中陆军拿到了6亿,海军4亿,空军3亿。


尽管在搞大海军计划,不过军舰暂时还未造出来,因此海军用不了那么多钱,造军舰的钱已经由华东商会出了。


其中陆军是最有钱的,因为陆军刚买了1.2万辆战车,同时在俄国掠夺了大量的财物,尽管很多都要上缴中央,但是陆军是有分红的。


其他的钱,则投入到了各部门当中,其中水利修缮依旧是重点,这一年中央投入20亿元修缮水利工程,加快了全球水利建设工作。


加上财团建水电站,也能调节水利、灌溉,水利方面的投入也是非常大的。


进入己未年,历史上这一年华北、四川地区是发生大灾害的,农业生产普遍欠收,灾害持续三年。


俄国在同一时期同样也出现了灾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