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锦衣传奇 > 第十六章 御马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六章 御马监

  锦衣传奇

看看跟着嘉靖帝一起进京的兴邸旧臣,那个不是荣华富贵,位高权重?


再看看如日中天的锦衣卫陆大人,这从龙之功能带来怎样的好处,那还不是摆在眼前的吗?


在场的百官,还有守在宫门外的千余名文官们,纷纷响应,到处去召集人手,居然很快的召集了数千人。


最后,除了夏言带着千人守在寝宫前,和勋贵、东厂的人马互相监视外,其他人在翟銮的带领下直扑御马监!


扑向御马监的有穿着官服挽着剑的官员,也有各家的家丁,还有一些是各衙门的衙役,兵马使的兵丁等等,各色服饰,杂七杂八的,就浩浩荡荡的往御马监去了。


御马监外,也已经重兵把守,孟忠正横刀立马在门前,身后背着他那半人高的大弓!


御马监,“二十四衙门”之一,机构总管称“御马监太监”,正四品。御马监最初的职能是管理皇家御马和外国进贡的良马,后提督西厂,成为和“司礼监”并称的一文一武两大宦官机构。《明太祖实录》记载,吴元年设御马司,掌管御厩马匹,品阶为正五品。洪武二十八年,洪武帝重定内廷机构,将原来的九个监扩充到十二个,并增设四司八局,并称“二十四衙门”,品阶也升为正四品。


御马监,有掌印太监、监督太监、提督太监各一员,下有监官、掌司、典簿、写字等员,掌腾骧四卫营马匹及象房等事。


御马监职掌御马,自然有养马、驯马人员,由此产生了一支由御马监统领的禁军。


明宣宗宣德年间,正式给这支禁军起了个名字,叫做“羽林三千户所”,直接归皇帝领导。


御马监提督的禁军,在永乐中初创时常数为千人,宣德六年时,这支禁兵有三千一百人,取了一个正规的名称“羽林三千户所”。两年后,扩充人数组编成腾骧、武骧四卫,人数已达二万人。


明宪宗成化年间,为加强特务统治成立“西厂”,提督便是时任御马监太监的汪直。自此,御马监除了管理御马、执掌兵符、掌管“三千户所”外,还提督西厂,成为和“司礼监”并称的一文一武两大宦官机构。御马监与兵部及督抚共执兵柄,实为内廷“枢府”。


同时,御马监还要管理草场和皇庄、经营皇店,与户部分理财政,为明廷的“内管家”。


集合财权,兵权,甚至抓捕审判于一身,御马监就此成为丝毫不让东厂、锦衣卫,甚至凌驾于上的庞大势力。


孙洪入御马监后,经过多次操作,弘治、正德时御马监改编为四卫、勇士营,人数多达四万余人。自此,御马监成为一支可以左右皇城,甚至是整个天下局势的重要力量。


御马监所统领的禁兵在整个京军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大。


弘治、正德间御马监太监宁瑾曾宣称:“腾骧等四卫勇士旗军,乃祖宗设立禁兵,以备宿卫扈从,名为养马,实为防奸御侮也。”


正德时兵部尚书许进也认为:“勇士名虽养马,实为禁兵,防奸御侮,关系重大。”


统领禁兵,使得御马监在内廷诸衙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既是明朝宦官参与军政事务的基础,也使御马监本身逐渐具备多种军事职能,并被视为内廷中的武职衙门。


因此,任何一个皇帝登基,都会拉拢御马监大太监,以此来巩固皇位。孙洪为人老谋深算,又懂为人处世,不招惹是非,因此几位皇帝对他,即使不是说信任有加,也都不厌恶。所以孙洪才能一直屹立不倒,直到今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