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二百一十四章 江上(三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一十四章 江上(三更)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二百一十四章江上(三更)


对袁世凯发过来的电报,段祺瑞和冯国璋只是看了看就扔到了一边。


援军?确实是个好东西,可如果这个援军还在东北的话…


算上集结和运载的时间,这两个师能在一个星期内抵达上海就已经很不错了。等到他们抵达武汉的时候,或许冯国璋他们已经在宜昌和国社军交手几个回合了。


在将电报扔到一边后,段祺瑞对一旁的黎元洪道。


“宋卿,汤次长那边怎么样了?”


“还算顺利,国社军在港口的火炮虽然多,但是汤次长每次都是打完就走,所以效果到还算不错,如今汤次长正在进行第三次任务。”


听黎元洪这么说,段祺瑞点了点头。


“那就好…”


——————————


就在段祺瑞和黎元洪在都督府内交谈的时候,汤芗铭正躺在一张躺椅上,享受着温和的阳光和飞鹰号的甲板风。


就在汤芗铭还在那里享受的时候,飞鹰号的舰长林海沧突然走了过来。“汤次长,快到中午了,要不要先到餐厅去用餐?”


摇了摇头,睁开双眼的汤芗铭抬头对林海沧道。


“林舰长,距离巴东还剩多少时间了?”


听汤芗铭这么问,林海沧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


“大概还有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这样…”汤芗铭点点头,重新躺回了躺椅上。“你们先吃吧,我再呆一会。”


“是。”


等到林海沧离开了甲板后,汤芗铭一边继续享受着阳光和甲板风,一边回忆着这次任务的起因。


五天前,黎元洪在巴东的探子突然回报,说国社军正在对巴东原有的码头进行扩建。


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黎元洪和段祺瑞他们很快就判断出国社军是想将巴东县建设成通往湖北的桥头堡和中转站。只要能将巴东建设成一个拥有足够吞吐量的桥头堡和中转站,那么依靠长江河道的帮助,国社军在进军湖北的时候就不需要在担心后勤上的问题了。如果国社军想要对巴东进行增援的话,也只需要通过船只将部队运抵巴东就可以了。


而这些,都是黎元洪和段祺瑞他们不能容忍的。


如今北洋的援军想要抵达武汉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通过京汉铁路,通过火车运输的方式将部队由北京运抵武汉。另一个就是通过海运,也就是由安东(丹东)、旅顺、天津这样的港口,通过海运的方式将部队由上述这些港口运往上海,然后在转运到武汉。


相较于根本就是在家门口的国社军,北洋的援军想要抵达湖北的话,耗时极长。


如果国社军真的在巴东站稳脚,顺便在弄个吞吐量极大的港口出来,估计袁世凯就需要想想要不要换一个地方打了。


所以为了阻止……至少是拖延巴东港口扩建的进度,段祺瑞就让汤芗铭带着他的舰队到港口外去执行骚扰任务。也就是没事放两炮,将工人们好不容易造好的港口毁掉什么的。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任务还是很容易的,毕竟对汤芗铭的到来巴东的国社军毫无察觉。


不过等到扩建中的港口第一次被骚扰后,朱庆澜就将军中全部的105和120口径加农炮部署在了港口附近。


在朱庆澜看来,部署了这么多的120口径加农炮后,如果汤芗铭还敢来的话,这些火炮绝对能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不过朱庆澜很明显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距离达到七八公里的情况下,岸防舰炮想要击中漂在水面上的军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然,军舰上的舰炮想要击中目标更难,只不过……和江面上小小的军舰相比,岸上的港口显然要大上许多,军舰上的那些炮手甚至不需要刻意瞄准,就能轻易的击中港口中的码头…


而且港口中的木制码头在炮弹面前简直就是脆弱不堪,如飞鹰和江利、江元这样的军舰,只需要随便来上几发就能将码头弄的一团乱,而这时,负责防御的火炮群即使运气好也不过是命中一两发罢了…


每次汤芗铭的舰队在巴东港口肆虐一番离开后,闻讯赶来的朱庆澜看着一团乱的港口和扬长而去的汤芗铭,都有种跳到江里和他拼命的冲动。


但是没办法,即使他真的跳进江里,也不是汤芗铭的对手。


要知道即使是5艘军舰当中速度最慢的江利和江元号长江炮舰,最大的航速也达到了13节,飞鹰号和湖隼、湖鹰三艘舰艇的航速更是达到了23节。朱庆澜虽然也擅长游泳,但是就算速度在快上十倍也是追不上他们的…


“呼…”


在躺椅上躺了十多分钟,觉得已经吹够了后,汤芗铭先是伸了一下懒腰,起身朝着餐厅的方向走去。


还有不到一个小时就要抵达临近巴东的水域了,他可不想在战斗的时候用餐。


至于这次任务的危险性?听说国社军在重庆驻有一支四川水军的时候,汤芗铭也曾经警惕过,毕竟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这支舰队究竟有多么弱小。但是在他带着这支舰队连续袭扰巴东守军多次四川水军却依然没有出现后,汤芗铭的警惕也就淡了下来。


“也对,海军毕竟不是随便买几艘军舰就行的,还要培养海兵和军官以及其他技术兵种,在后勤和维修方面也需要有一定的基础。那个姓严的暴发户虽然从德国买了不少炮舰回来,但如今恐怕连开军舰的水兵都还没有招齐呢吧…”


这么想着,汤芗铭走进了飞鹰号舰内的餐厅中。


就常理而言,汤芗铭心中所想的一点都没错,百年海军,一支好的海军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这种积累并不是随便买些装备就能行的—————我们伟大的三哥就是其中的典型…


不过……也正是因为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在选择德制炮舰的时候,严光还顺便“购买”了一大批“德制”的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不但负责对严光的水军装备提供保障能力,同时也负责培训中国学员。


在这些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四川水军的妥善率可以说是相当的高…


当然,尚在舰上的汤芗铭是不会明白这一点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