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 第19章 复仇(2)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章 复仇(2)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笔趣阁 biquyy ,最快更新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最新章节!


朱元璋终于可以做他想做的事了,消灭元,为自己的父母报仇,而他提出的口号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振纪,救济斯民。”这也是当时很多人的想法。


我们引用著名史学家吴晗先生的话来形容当时的局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战争的性质改变了,不再是红巾军原来的阶级斗争的性质,而是一个汉族和蒙古族的民族战争。”


今天的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当时的人们是不大可能和蒙古骑兵一同联欢的。


事实上,他们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已经很久了。


是的,当时就是这样。


北伐的开始


至正二十七年十月,朱元璋派遣大将徐达、常遇春挥师北伐。这次北伐是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公元十世纪初,石敬瑭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将北边险要之地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


此人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罪人之一。其人格之无耻、行为之卑劣、脸皮之厚度,后人难以匹敌。


他的这一行为使得从此中原王朝在与游牧民族的军事斗争中处于无险可守的被动地位。由于中原以步兵为主,而游牧民族以骑兵为主,割让十六州以后,中原步兵们就要在千里平原上直接面对骑兵的冲击。


从某种程度上说,整个宋朝就毁在了石敬瑭的手中,中原的士兵们不得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抵抗游牧民族的侵略,直到整个大宋王朝的崩溃。


在燕云失陷四百年后,朱元璋开始了他的北伐,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由南而北的统一战争。


朱元璋此时又面临新的选择——该怎么进攻呢?


当时朱元璋已经占据了江浙和湖广一带,但元仍然占据着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要实现推翻元朝的目的,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作战计划。


朱元璋并没有选择直接进攻元首都大都的策略,他认为要想彻底击败元朝统治者,必须先攻取山东和河南,然后再图大都。


这个策略被证明是正确的,因为此时的元朝实力还很强。


为了鼓舞jūn_duì 的士气,朱元璋在出征前对他的士兵和将领们说了一句话,以鼓舞他们的士气。


“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


我相信,这句话是咬牙切齿说出来的。


北伐正式开始,主将是堪称明帝国双璧的徐达和常遇春。他们没有让朱元璋失望,经过残酷战争考验的吴军连续攻破元的防线,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山东。


这一过程实在是无甚可写,因为元军实在是不堪一击。


在王保保的心中,并没有把朱元璋和徐达当回事,在他看来,徐达军和被他打垮的那些纪律松散、战斗力差的农民起义军没有什么区别。他把自己的主力拿去对付与他争权的李思齐,而只是将防守的任务交给了他的弟弟脱因帖木儿。这位脱因帖木儿倒也是一位不错的将领,但和超一流的徐达、常遇春相比,他还差得很远。


徐达和常遇春用自己的军事行动给他上了一堂军事理论课,他在济南还没回过味来,就发现自己驻守的山东已经遍插吴军的旗帜。


徐达、常遇春一刻不停,从山东出发,分兵两路,进攻河南,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北伐途中最顽强的抵抗。


驻守在这里的是元梁王阿鲁温。他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将领,危急时刻,他正确认识了形势,集中了五万jūn_duì ,在洛水北岸布阵,等待敌军到来。


应该说,他占据了一个很好的位置,这个有利地形带给他两个优势,如果敌军敢于强攻,他就会召集jūn_duì 击其半渡,打一个措手不及,而且即使作战不利,也方便撤退逃跑。


事实证明,他还是充分利用了地形的其中一个优势,当然,不是前者。


当徐达军到达洛水时,他们并没有蒙古jūn_duì 想象中的踌躇,而是在第一时间就发动了进攻,而组织进攻者正是永远当先锋的常遇春。


他带领jūn_duì 像飞一样地渡过了洛水,目瞪口呆的元军连部队都还没来得及组织起来,常遇春的钢刀已经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上。于是,“敌大溃,追奔五十余里”。梁王阿鲁温做了俘虏。


此时王保保才意识到自己面前对手的可怕。


但已经太晚了。


明朝建立


就在徐达与常遇春出征山东、大破元军时,一个新的王朝在应天宣布了它的诞生。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宣布即皇帝位,定年号为洪武,国号为明。


当然,在此之前,必然有一大批大臣劝朱元璋登基,而朱元璋的反应自然也是十分惊讶,然后连连推辞。


大臣们肯定不会甘休,于是磕头的磕头,寻死的寻死(当然只是说说),好像朱元璋不当皇帝他们就活不下去。


朱元璋为了不让大臣们难过,并挽救那些想寻死的大臣,只好勉为其难地登基了。


当然了,最后还要再说两句比如我是被迫的、都是你们逼我之类的话。注意说这几句话的时候脸上一定要露出十分痛苦的表情,就好像马上要被拉去杀头一样难受。


历史上的这套把戏大家应该也看惯了,历来都是如此。但这一套不演也是不行的,大家各有所需,大臣演完后可以升官发财,朱元璋演完后可以做皇帝,可以说是双赢。


1368年正月初四,这个日子将永远被历史所铭记,在这一天,一个伟大的王朝建立了。


放牛娃朱元璋坐在他的宝座上,看着跪在下面的文武百官,心中百感交集。


他没有想到,这个位置会属于自己,其实他原先所要求的只是一碗饱饭、一个家、一个妻子,如果运气好,能有一头牛帮他耕地。


然而现实的残酷逼迫他选择了这一艰苦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没有人可以陪伴他,他所能相信和依靠的,只有他自己。


如果再选择一次,如果当时能吃饱饭、能活下去,还会走这条路吗?


已经没意义了。


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在这里,还要介绍一下韩林儿,这位原先朱元璋的皇上现在在哪里呢?


答:在江底沉了一年了。


1367年,韩林儿坐船到应天,由朱元璋手下将领廖永忠迎接,结果在路上出了交通事故,船沉了。事后廖永忠承认是自己干的,但问题在于,他有没有得到朱元璋的指示呢?


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朱元璋留着韩林儿只是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当他灭掉陈友谅和张士诚后,就出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