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要做皇帝 > 第八百五十四节 封赏(1)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百五十四节 封赏(1)

  我要做皇帝

.


<dv ss="k"></dv><dv ss="d250f"><sr>ds_d_x();</sr></dv>


<dv ss="k2"></dv><dv ss="d250r"><sr>ds_d2_x();</sr></dv> 爆竹声声辞旧岁,总把新符换旧符。


又是一年新年了。


元德四年,冬十月初一,岁在辛卯。


一年一度的大朝议如期举行。


今年的大朝议更加特殊一些,因为,今年将是刘彻登基以来的首次全国大计。


大汉帝国的数十个郡国,上千的县治,都要将他们过去三年的施政成绩和税赋清单,上计长安。


有人将黯然离开,告别仕途,也有人将获得青睐和提拔,鱼跃龙门。


当然,这个事情,暂时还不需要刘彻头疼。


对天下郡国官吏的考绩工作,将会持续整个冬天,一直到夏四月,才会结束。


到那个时候,谁过去三年干的不赖,谁又应该受到惩处,一切都水落石出。


因此,今天这个大朝议,毫无疑问,主要议题就是封赏马邑之战的立功将佐。


这个没的说。


皇帝不差饿兵。


在古代中国,想要让jūn_duì 保持战斗力?


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赏赐了!


就连宋明两代的文官都知道,短了丘八大爷的赏赐和军饷,人家分分钟兵变给你看。


而在秦汉两代,天下最好的男儿,最优秀的人才,为何都挤破了脑袋,也要挤进jūn_duì 里?


还不就是,投军入伍,只要运气不坏,得胜归来,就能得到票子、房子、妹子,甚至土地、爵位和荣誉?


司马法军赏不逾月,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


早在春秋时期,中国的军事贵族和统治者就已经知道了。


想要士卒卖命,给自己作战。


那么就一定要重赏。


而且是在战胜之后,就马上落实相关赏赐。


让房子票子妹子跟土地爵位,实实在在的落到了jūn_duì 的士兵和军官手里。


这样,百姓们就会踊跃从军,士卒们作战也会非常勇敢。


你要是赏赐不及时,或者赏赐太轻了。


呵呵


宋太宗在看着你


所以。刘彻在等待例行的大朝议诸礼完毕后,就首先开口,说道“朕闻,功必赏。过必罚,此先王之圣行也!马邑之战,骠骑将军纵,前将军驰,前将军不疑等率军努力杀敌。始有马邑之胜,令朕雪高帝平城之耻,功在社稷,其令有司,奏报有功将士名讳,具其军功,奏于朕前,朕当不吝以封侯之酬!”


御史大夫晁错于是出列拜道“臣错谨具马邑之战,有功将士,百四十五人。敬呈陛下御前,伏请圣览!”


这记录军功,汇总有功将士,确实是御史大夫的分内职责。


此番马邑之战,几乎大半的随军军法官,都是御史大夫衙门的御史。


此时,中国的御史,可不是后世的清流,只会嘴炮,全无一实际能力的废物。


他们多数人都能骑得了烈马。喝得了烈酒,更背得熟军法制度,熟悉jūn_duì 条例。


毫不夸张的说,宋明的御史清流们。在秦汉的御史面前,一个能打的也没有!


马邑之战中甚至有御史立下军功,斩首匈奴骑兵的例子。


而得益于白纸的规模化生产和普及。


御史大夫衙门的军法官以及刘彻委派的尚监军们,得以能够首次详细到个人,记载所有有功士卒和军官的功劳,将他们精确到个体。汇总起来,呈报朝廷。


晁错呈报的一百四十五位有功将士,只不过是参战jūn_duì 里,功劳最多的一百四十五人。


而且,不包括司马以上的高级军官。


因为,按照刘彻改良的全新军法制度。


汉军的高级军官与中低级军官军功计算方式,采用两套不同的标准。


在中低级的军官和士卒中,依旧采用过去,按照战功和斩首数计算军功。


而高级军官们的功劳,则用一个全新的计算方式。


包括了他对上级命令的执行程度,对上官指派的战术任务的完成程度,以及斩首数等等综合起来进行计算。


个人英雄主义,桀骜不驯,仗着自己有几分勇武,就毛躁的不听命令的军官。


功劳再大,在这个体系下,得到的军功也不会多到哪里去。


至于将军们,则彻底脱离了旧有的军功计算方式。


他们的功劳、战绩与赏赐,都将被公开摆到朝堂上,公示群臣后,才能进行评定和封赏。


刘彻将晁错呈递上来的一百四十五人的名单看完,然后,就道“御史大夫所奏,朕已看过了,就依照军法所规定的制度,对所有有功士卒进行赏赐,不得有误!”


“诺!”晁错闻言躬身一拜。


他报告的那一百四十五人,都是汉军的中低级军官和作战表现突出的士卒。


按照现行军法制度,这些人,就是此番马邑之战,汉军中成功突破了自身出身限制和天花板的豪杰。


他们都将以司马的身份,进入武苑深造三年,接受军事培训和教育,三年后毕业,然后去南北两军轮值一年,最后根据表现,分配到野战军团或者地方郡国任职。


即使是表现最差的人,也能最后捞到一个县尉的职位。


其中的佼佼者,十年之后,甚至可能是单独坐镇一郡的郡尉或者某支野战军的校尉、都尉。


未来封侯有望,甚至九卿也不是不能期待。


这在和平时期,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也唯有战争,通过立功和表现,他们才能乘上这条青之路,鲤鱼跃龙门,进入统治阶级和贵族的序列。


除此之外,在爵位、财富和土地的赏赐方面。


他们也将收获颇丰。


哪怕是排在名单最后面的哪一位,也可以跻身进入第十级的左庶长。


而排名前十的那些幸运儿,更是一跃进入了封君的序列。


获得排序为第十八级的大庶长爵位。


大庶长已经是级的贵族,是勋臣的准入门槛。


可以食邑三百户或者六百户,可以养士,可以拥有自己的家臣,家兵,可以合法的拥有一些军械。


当然,他们跟关内侯与列侯相比。还只是个小兄弟。


而且,爵位无法世袭,会隔代递减。


另外,假如未来作战失败或者吃亏。扣起来也非常厉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