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要做皇帝 > 第七百九十六节 投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百九十六节 投军

  我要做皇帝

.


太原,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当此之时,因为历史的缘故。


晋阳与太原,不是一个城市。


汉代都晋阳,此时又称中都,在后来的平遥县。


而太原城,则在过去的晋阳城遗址附近。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奇怪格局,是因为汉太宗孝文皇帝,乃是以代王入主长安,成为天子的。


作为他的旧都,原代国国都晋阳,自然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它被视为跟长安、雒阳一般的都城,号为中都。


而在太宗在当代王时,曾经迁过一次都城。


他将晋阳城,从故晋阳迁到平陶,也就是后来的平遥,在此建都。


称帝之后,他下诏,以晋阳为中都。


兼之孝文二年,太宗皇帝以刘武为代王,刘参为太原王,将代国一分为二。


中都晋阳依旧为代都,而太原王刘参,就只好在故晋阳城的遗址上,建立起太原城。


等到梁怀王坠马身亡,刘武被迁为梁王。


这代国就跟太原国,合二为一,重新为代国。


刘参当然马上就迫不及待的将都城迁回晋阳,而将太原城丢在了原地。


正因为有了这些变故。


所以,在实际上,汉晋阳与汉太原城。


是分割两地,距离两三百里的两个城市。


此刻,汉室第一王牌主力细柳营的入主,让这座城市,瞬间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军事要塞。


城市内外,一下子就成了一个jūn_rén 的海洋。


细柳营全军上下,除了在长安留下了看守营地和作为种子的一千多人外。其余一万一千骑,计有满编的五个骑兵部。


按照如今的汉军配置,一骑双马。就是足足两三万匹的战马。


为了照料这些战马,单单是马夫。就要配置数千人。


此外,jūn_duì 的饮食起居和武器装备的保养以及后勤辎重的输送,至少需要三万多人。


而此刻,在太原城里,为了保障细柳营作战顺利,足足有五万的民夫、郡兵,为其提供后勤保障。


除此之外,来自关中、北地和陇右以及代国。甚至是燕赵的英雄好汉们,也纷纷自带干粮,在奴仆或者家乡子弟的簇拥下,从四面八方汇集至此。


人人都在憧憬着李广的奇迹故事,在自己身上再来一遍。


众所周知当初,李广不过是陇右郡的一个地主的儿子,当年,匈奴入寇,他带着自己的弟弟李蔡还有家里的子弟和奴仆数十人投军,由此开启了传奇故事的篇章。


时至今日。李广已经官居卫尉,为汉九卿。


他的同产弟李蔡,也当上了陇右骑都尉的官职。


兄弟两的前途。只能说是不可限量。


黄匡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带着自己的那几个家奴,骑着马,来到了太原城下。


“来投军的吗”看守城门的郡兵,一看黄匡一行人的穿着打扮,立刻就笑了起来:“将军有令:凡来投军者,皆至城外军营,经考核后酌情录用”


黄匡闻言,连忙道谢一声。就带着家里的子弟兵,急匆匆的赶往城外的军营驻地。


他虽然怀里揣着自己老爹的书信。借着此信,能跟在细柳营中一位担任司马的世叔攀上关系。


但这并不保险。


汉军征兵。从来就比较挑剔,尤其是在这样的大战之间,jūn_duì 里的将官,对来投军的人,可谓是极尽挑剔之事。


身高不合格,刷掉


体力不合格,刷掉


甚至挽弓的样子太难看,也要刷掉


关系什么的,从来就不保险。


毕竟,不止他一个人有关系。


在过去,甚至出现过,有人将关系都攀到了将主面前了,但依然被刷了下去的故事。


战争,对于北方的地主豪强和英雄好汉来说,就是一场奢华的盛宴,一场重新洗牌,决定家族命运的豪赌。


想上赌桌押注,除了关系外,还要有实力。


除了实力外,更需要有运气。


这就是所谓的关系不如实力,实力不如运气。


来到军营前,黄匡的猜想,果然被证实了。


只见,在辕门之外,聚集了无数的操着各种口音,来自各个地方的英雄好汉。


人人都是自备着鞍马甲胄和弓弩子弟。


这些人之中,甚至还有着身高足足九尺,如同铁塔一般,鹤立鸡群的壮汉。


也有着身材健壮,如同水牛一般强壮,袒露在外的肌肉,如同坚铁一般的人物。


在代国,上郡,北地,关中和陇右。


遍及各地的地方豪强以及地主官宦子弟们,等待这样一个鱼跃龙门的机会,已经很久很久了。


“来投军的吧”见到黄匡一行人策马而来,几个正在辕门外巡逻的细柳营士卒,昂着头对黄匡一行道:“若来投军,便去那边排队,等候将军挑选和考核”


黄匡闻言,连忙拱手道了一声谢,赶紧去指定的地方,乖乖的排队。


来到指定的场所后,黄匡才发现,自己的竞争者,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强大。


人群之中,更是不时有着惊呼之声。


“看到了吗那可是太原王氏的嫡子”有人指着远处,数十名鞍马齐备,趾高气昂的排在人群之前的一个群体道:“想不到,连王氏这样的豪强也需要投军”


太原王氏,是代国的知名家族,而且,血统高贵,来历不凡。


便是黄匡也有所耳闻。


太原王家出自宗周姬氏,其先祖,就是宗周的周灵王的太子子乔。


子乔短命,只活了十七岁,其弟贵因此得以即位。


然而,当时宗周已然衰落。天下也步入了战国乱世。


子乔的长子宗敬审时度势,举家迁于太原。


因其是宗周嫡系,所以。以王为姓,在太原慢慢繁衍生息。


秦国的大将。王翦父子就是出自太原王氏。


王氏家族,历来就是活跃在汉军中的积极力量,是真正的军将世家,几乎代代都有人官至都尉。


上一代的王氏嫡系,一共十子,其中有四人,为汉家捐躯。


从这个角度来看,王家也算得上是满门忠烈了。


更重要的是。传说王氏的子弟,一满八岁,就会开始跟随家中的长辈和师长,学习各种军事技能。


而且,家族会从子嗣后代中挑选真正的可造之材,从小就为其挑选那些家奴和佃户中的可靠弟子,让他们朝昔相处,培养默契和感情。


连王氏这样的名门,将门之后,尚且都要一起排队。等候挑选。


黄匡在心里深吸了口气,然后默默的将自己老爹的那封信藏起来。


关系


已然没有用了


王氏这样的天下将门,都要乖乖的排队。何况其他人


更凭本事吧


在心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黄匡对自己的武艺还是有自信的。


想当年,在华阴县城里,他一个人就打倒了四个外地来的游侠,因此,被人称为华阴乳虎。


但很快,他的自信心就被打击得体无完肤。


只见,在辕门之前,排在前列的几个投军的好汉。被一个看上去似乎是细柳营的高级将官的男子看了几眼后,就对他道:“尔等可以走了”


那几个原本还自信满满的大汉。闻言瞬间变色,厉声的质问:“为何我等郭氏兄弟。在北地也算薄有名望,谁人不知,我郭氏子弟,人人皆是十人敌的好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