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要做皇帝 > 第六百三十二节 新学派?(1)【又是一万字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百三十二节 新学派?(1)【又是一万字啊】

  我要做皇帝

.


三读通过,诏书正式具备了法律效用。.


这个时候,丞相周亚夫终于起身出列拜道:“臣亚夫昧死奏报:甘棠之政,虽圣贤之政,奈何春秋以来,列国征伐,至今已无文字、史料记载,召公当初如何施政,臣等愚昧,不明所以,敢请陛下示之”


刘彻点点头,周亚夫算是找到关键了


就是因为召公甘棠之政,几乎遗失了所有的文字记载和史料描述,他才可以肆无忌惮的在里面掺私货,而不用担心被人质疑啊


当然,就算有具体的记载和史料,刘彻也照样可以玩的很嗨皮。


后世三胖帝国,不就活生生的将马列主义,变成了封建帝国主义吗


当然了,这些想法只能埋在心里面。


在表面上,刘彻还是表现出非常惋惜的样子,痛心疾首的道:“朕对此也很是苦恼哇”


“不过”刘彻话锋一转,道:“三代不同法,五帝不同礼,召公甘棠之政虽失,然其本未失,甘棠之政,以朕看来,首在教训教训者何官吏士绅也明之以法,宣之以道,说之以生民,美之以德,故天下归心,黎庶欢腾,此王者之道也”


“朕欲在长安,置甘棠大学,朕亲任甘棠大学之令”刘彻缓缓的道出了自己的意图。


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中央党校的校长,岂能让他人担任


刘彻打算,今后,参考天朝制度,甘棠大学的校长,由储君担任。


这样即能锻炼继承人的能力,也能看出这个家伙到底是徒有其表,还是真有真才实干。


更重要的是,还能及早的确定名分,避免诸子夺嫡,产生争执混乱。


而且。储君担任甘棠大学校长,能让储君在没即位前,就已经具备极强的政治能力和政治素养,使之拥有相应的治国能力。还能对国家、社会和基层拥有一定的认知。


现在,刘彻未立太子,自然是自己兼任了。


群臣却被刘彻吓到了。


天子亲自担任某个官职


这可是亘古所未有的事情


大家顿时就议论纷纷,窃窃私语起来。


只是,这个事情虽然看上去很奇怪。但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反倒觉得很合理了。


除了天子,谁还可以为天下官员之师


雷霆雨露,皆自上出


谁还可以有资格代君教训天下官员


至于大学这个名词,大家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大学并非舶来词汇。


这是出自礼记的一篇文章。


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止至善,后面还有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等耳熟能详的名句。更有许多非常符合刘彻三观的论述。刘彻对这篇文章非常喜欢。算是儒家经典中,刘彻最爱的一个章节之一。


而用在中央党校身上,非常贴切。


刘彻摆了摆手,让群臣安静下来,才接着道:“朕之下,设甘棠祭酒一人,主常训甘棠大学内外事务,掌训诫、宣讲、教化之责,由丞相担任”


周亚夫立刻跪下来叩首道:“臣谨奉诏”


这个祭酒其实就是正牌的校长了。


“祭酒之外,增设督丞。主巡查甘棠内外不法,由御史大夫出任”


“臣谨奉诏”晁错也马上出列受命。这就是副校长兼教导主任了。


“此外,甘棠之中,九卿各官。皆出任教长,如廷尉,为法教长,执金吾为中教长,为甘棠学员师,各以其职。宣讲朝廷法度,施政之要”


九卿各官也纷纷出列受命:“臣等谨奉诏”


这些就是系主任了。


“另外,诸博士,诸列侯勋贵外戚宗室名臣,皆各任甘棠之师,日常入甘棠,宣讲仁义惠民,教化元元之要”刘彻缓缓的说道:“至于甘棠条例及制度,有司各官,下朝后仔细议定,交由丞相汇总,报与朕知”


规矩、法度、条例和甘棠的奖惩制度,这些刘彻都不准备c手,让群臣去商量。


“诺”群臣叩首拜道:“臣等谨奉诏”


“至于郡国甘棠”刘彻考虑了一下,道:“祭酒由郡守或郡尉轮流担任,督丞,则由丞相、御史大夫,商定人选下派,其他条例、制度如中央甘棠大学”


至此,刘彻的党校计划,初步落实。


接下来,当然就是戏r了。


不过,刘彻将它理解为类似后世的上市公司分红派利一类的行为。


大汉集团上市六十年了,刘彻这个董事长也上台差不多两三年了。


在全体股东的努力下,集团业务蒸蒸日上,地盘也扩充了不少,当然得给股东们好处了。


不然,谁他妈跟着你打天下啊


想当年,项羽为什么失败


西楚霸王的军力、资源以及人才可都是超过泥腿子出身的刘邦的


道理很简单,项羽太小气,而刘邦很大方。


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布啊韩信啊还有吴苪啊,要是项羽能拉拢这些人,早没刘邦什么事情了。


甚至,项羽哪怕只是团结好张耳张敖陈余田横,也不可能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


刘彻现在虽然没有竞争对手,但是,假如国家的疆域扩张了,而列侯勋贵没捞到好处,他们傻了才会继续跟着你干


要知道,刘彻现在可没有一个卫青霍去病军事外戚利益集团给自己张目。


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实际上,刘彻还是有求于列侯外戚集团的,尤其是军事上,依赖度很高。


于是,加恩令的出现,也就是不可避免了。


王道捧着一份诏书,走到御阶之前,宣读起来:“皇帝制曰:”


群臣纷纷跪下来,恭听圣命。


“昔者,朕皇祖高皇帝以布衣提三尺剑而平天下,乃与群臣刑白马而盟。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励,国以永宁,爰及子孙太宗孝文皇帝自代入继大统。嘉以功臣曰:带砺山河,永光休烈今朕受命获保宗庙,幸群臣用命,将士效死,乃诛卫逆。得东海附,拓土数千里,此皆群臣之功也。


功必赏,过必罚,此圣王之制。


群臣等用命,朕必有加恩之举


其令,丞相率宗正、少府,以辽东以西之新化、朝鲜等土,各取定数,裂为列侯功臣食邑之属。其以列侯封邑所食户数为准,食邑千户,得封土千顷。


此嘉功臣而褒良将之命也


有司速办,不得贻误。


钦兹


朕命尔等唯懋哉”


这个诏命一宣读完毕,列侯们就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蹦出来了


食邑千户得千顷之土


虽然大家早有耳闻,这个福利大礼包给力的让人发疯。


但却没有想到会是如此给力


在先前,大家最理想的预期,也不过是二比一,三比一这样的封邑比例。


哪里知道,居然是一比一


这等于是大家的食邑户数翻倍啊


哪怕。封下来的只是一些山陵之土,那也是一个受益无穷的宝藏啊


就连周亚夫都有些动摇了。


周亚夫现在食邑,长平侯有一万一千三百户,条候原先是八千一百户。加上天子益封的一千三百户,是九千四百户,两者相加是两万零七百户。


按照这个比例算,他能拿到两万零七百顷土地。


基本上能抵得上中国一个小郡了。


他原先的计划是用自己这次新得到的封赏,送给他的两个兄长的后人平分,好让他们不要再盯着条候的候国了。


那个已经被天子封给了自己的长子周韬了这里有个bug。我以前写的是条候候国已经封给了周亚夫的儿子了,但后来忘了,抱歉。


未来周韬继承长平侯的爵位,条候爵位可以给自己的其他儿子。


只是,千算万算,周亚夫没想到,这次的大礼包如此给力,一时间有些纠结了起来。


但好在,周亚夫这个人,是个英雄。


什么叫英雄


拿得起,放得下。


虽然有些r疼,但话都已经说出去了,周亚夫也不打算反悔。


反正,他的食邑户数,已经足够他这辈子吃穿不愁,就是死了,也肯定能风光下葬,不用担心太多。


既然如此,那就没有什么舍得,舍不得的了。


他回头给自己的儿子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一切按照计划进行。


周韬却有些纠结。


这么大一块r,都已经进了嘴巴,就这么吐出去,他有些不甘心。


但,既然是父亲的要求,一向孝顺的他,也不得不照办。


于是,周韬点了点头。


当然,现在是不能说的。


按照制度,这样的私人事务,只能等退朝后,群臣去东宫拜谒两位太后时,向太后提出请求。


散朝之后,已经是日暮时分。


汉室的朝会,与后世不同。


类似今天这样,开一整天朝会的例子非常多。


退朝之后,刘彻来到自己的御书房,在这里,颜异、汲黯、剧孟等心腹都已经提前在等候了。


“宋子候跟褚大,到底是怎么回事”刘彻对剧孟问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