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要做皇帝 > 第三百一十五节 天下英雄入吾瓮中(1)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一十五节 天下英雄入吾瓮中(1)

  我要做皇帝

. .


最近几天,长安真是如走马观花一般,上演着一幕幕大戏。


先是吴军攻陷棘壁之后,兵锋直指梁都睢阳。


为了保住睢阳,梁王刘武一面调兵遣将,一面不断的派人来长安告御状。


告周亚夫坐视睢阳被吴楚围攻。


梁王一告状,东宫就急了起来。


刘武可是窦太后的宝贝心肝小棉袄,东宫一日连发三道懿旨督促皇帝下令让周亚夫大军立刻救援睢阳。


甚至,连刘彻这个太子都被叫到东宫,施加压力。


但其实,这个事情,现在就连长安城里的三岁小孩子都知道了,朝廷,这是在借刀杀人呢!


也就只有窦太后相信是周亚夫在故意不救梁国,坐视刘濞的jūn_duì 猛攻睢阳。


经此一事,刘彻也算是看明白了,窦太后,其实就是个普通的瞎眼老太太,只是因为她的身份特殊,才被人敬畏。


因此,刘彻知道以后怎么伺候或者说忽悠这位皇祖母了。


简单的很,顺着或者说由着她的性子就好了。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周丘的侵袭被控制住了。


这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件事情。


两个月前,衡山国遭遇`一`本`读`小说`雹灾,在刘彻提议下,卫绾挂卫尉衔率领一万五千汉军前往衡山国救灾。


本来,按计划,卫绾是该领兵回到长安交付兵权的。


但此时,吴王刘濞起兵。于是,卫绾大军原地驻扎,同时。衡山国的jūn_duì 也在其统帅下,加起来大概有五万人左右。


周丘攻陷下邳之后,天子就下令授权给卫绾全权负责镇压和调度。


于是,卫绾就获得了衡山、淮南、庐江、城阳四国的兵权。


卫绾虽然是个老好人,但,终究也是武将出身,打仗还是会的。


他先是率领衡山与城阳两国的jūn_duì 南下救援沛郡。在沛郡东部与周丘率领的jūn_duì 发生了战斗,击败了周丘临时凑起来裹挟的下邳jūn_duì ,并将之驱逐出了沛郡的土地。


丰沛这个龙兴之地。刘濞的故乡算是保住了。


因此,长安弹冠相庆。


宫廷里喜气洋洋,仿佛过节一样。


同时,刘濞起兵到现在也有十几天了。


各地的诸侯王。就算再迟钝。也反应了过来。


那些与朝廷关系亲密的诸侯王,开始组织勤王大军了。


尤其是刘彻的兄弟们。


更是一个个都积极无比。


简单一点来说,那就是形势一片大好!


是以,刘彻这个太子也能安下心来,专心在自己的思贤苑里种田攀科技树。


这一日,刘彻刚刚在思贤苑的几个作坊里视察了一圈。


最近几天,刘彻是死乞白赖的从少府令岑迈手里搞来了几个大师级的工匠。


其中一个叫白权的老工匠,甚至还是秦代少府中负责军械生产的左戈令的后人。


左戈衙门在秦代又称佐戈。主要职责,除了掌管皇帝的弓弩骑射之外。就是负责督造天下弩箭。


秦代仗之无敌于天下的秦弩,大部分就是左戈令的督造下设计、制造出来的。


即使是如今,汉室的大黄弩的制造,也是归于左戈衙门。


左戈衙门是少府中最庞大的一个衙门。


总共有一令九丞,分作十二个部门,同时还拥有自己独立的武力。


堪称少府中的一霸。


刘彻就记得,去岁汉室祭祀宗庙所用的大雁,全部是左戈衙门从上林苑猎来的。


总数是一万多头……


而这位白权,祖祖辈辈都是从事弓弩设计制造。


据说,大黄弩的设计工作,他也在其中掺了一脚。


因此,刘彻能把他挖过来,费的力气真不小!


刘彻将其挖过来,是希望其继续改进大黄弩,最好能达到宋朝时的神臂弓的程度。


因为此时的大黄弩,强力是很强力了。


但奈何太过于高大上,十石的拉力,限制了大黄弩的发挥。


相较而言,宋代的神臂弓无论是制造还是保养、使用都很平民化,至少,北宋jūn_duì 中许多接受过训练的士兵,就能熟练的使用。


不像大黄弩,非猛将勇士,根本连铉都拉不动!


而另外几人,则是摆弄金属的行家。


譬如一个叫郑大的工匠,是专门给少府制造的宝剑以及宝刀淬火的牛人。


又如一个叫张力的工匠,一岁炒钢将近五百斤,被少府奉为圭壁。(注1)


而刘彻看重的却不是他们淬火有多少牛逼,或者炒钢效率有多高。


刘彻看重的是他们的经验。


在后世,材料学是工业的基础之一。


而板甲的突破,恰恰需要有着材料学的支撑。


不然,锻压不出合格的板甲。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刘彻心里想着:“杨子重啊杨子重,你什么来呢?”


刚回到行宫,王道就过来禀报:“殿下,您要奴婢找的人,奴婢已经找到了,此刻,正在外面候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