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要做皇帝 > 第九百八十七节 动员(2)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百八十七节 动员(2)

  我要做皇帝

.


<dv ss="k"></dv><dv ss="d250f"><sr>ds_d_x();</sr></dv>


<dv ss="k2"></dv><dv ss="d250r"><sr>ds_d2_x();</sr></dv> 傍晚时分,赵蒙骑着爱马,到了自己的家中。


他脸上带着志得意满的笑容。


他妻子看到赵蒙来,立刻就迎上前来,笑着问道“当家的,咋样了?那个赵蔷夫说啥?”


“当然是选上了!”赵蒙得意洋洋的抬起头,看着自己的妻子,傻笑起来。


其妻一听,立刻就手舞足蹈起来。


“当家的,今天晚上加餐!”她一咬牙,狠下心肠“俺给你杀鸡,好好补补!”


丈夫从军去,这在汉地的如今,是无上的光荣,更有着实实在在的好处!


赵妻不懂什么大道理,大字也不识一个。


但她精明的很。


每次官府张贴露布,她都要去围观,顺便听听亭长或者乡卒的宣讲。


因而,她知道,现如今,朝廷对jūn_rén 有优待。


jūn_rén 服役期间,不仅仅有军饷、有津贴。


还会视服役地区的不同,给与不同的补贴。


像造阳这样孤悬长城之外的jūn_rén ,光是补贴就有三种。


一种是边塞jūn_rén 固有的所谓‘戍边钱’,一年能有一百二十钱。


此外,就是连除郡兵之外,野战部队享有的‘勇钱’,一年五百一十五钱。


最后就是专属于孤悬长城之外jūn_duì 才能享受的‘守土钱’,这笔钱每年是一千五百五十五钱。


三者相加,一个正卒,军饷之外,每年能得两千两百多钱。


此外,赵蒙是骑兵,骑兵额外享受每月十五钱的骑钱。


加上每月五十五钱的军饷,一年下来,一个野战的士卒,能拿下三四千左右的收入。


这笔收入,虽然比起一般的汉地百姓的年收入要多得多。


但却不如赵蒙留在家里放牧的收入。


赵蒙放牧和蓄养牲畜的技术很好,经验也很丰富。


他去年,靠着放牧,年入接近两万钱(卖奶酪、羊毛还有那十分之一的孽生牲畜,外加天子赏赐)。


不然,赵妻也不会巴巴的要嫁给一个归化的夷狄蛮子。


但,当兵吃粮,不能光算军饷和补贴。


现在,大部分去当兵的好汉子,也不是冲着军饷和补贴去的。


大头还是战后的赏赐和战利品的分配。


只要战胜,轻轻松松,收入番十倍!


更别提,若有战功,爵位、牲畜、牧场、土地、屋舍、奴婢,应有尽有。


正是如此,赵妻才会为了自己的男人能入选汉军而骄傲、激动,乃至于兴奋。


赵蒙却是听到妻子要杀鸡,连忙劝阻,道“细君,鸡就不杀了吧,去了军中,还怕没鸡吃吗?还是留着那几只鸡下蛋吧下了蛋,能换钱呢”


赵妻却是坚持不肯,说道“当家的,听俺的!”


说完就雷厉风行的去了鸡舍,左挑右选,犹豫不决,这些鸡,可都是她一把米,一把糠,小心翼翼的养大的。


每一只,都是宝贵的财产。


真要杀,她感觉心都有些纠着一样的疼。


“细君”赵蒙摇摇头,走过去,拉起自己的老婆,说道“鸡还是不杀了吧俺一时半会,也还会留在甲乡赵贵赵蔷夫说了,俺们还得留在这造阳训练大半年,等待天子诏命呢!”


“暂时没打仗?”赵妻狐疑的看着自己的丈夫,手却不由自主的松了开来。


她心里的小算盘,立刻拨拉起来。


暂时不打仗。


对她来说,有喜有忧。


喜的是,自己的丈夫,能在家里多陪自己一阵,能多看看自己与他的儿子。


但,忧的却是丈夫没有去上前线,这就意味着,他得在这甲乡停留大半年。


按照制度,也就是亭长们的说法,这楼烦骑兵,没有作战的时候,吃喝,都得算自己的。


于是,她就又抽生叹气起来。


对女人来说,家里一下子就少了个主劳力,还要多一张嘴吃饭,这家里的家当,就会快速消失。


她立刻就像母鸡一样,捂住自己的那些宝贵的母鸡,说道“当家的,可不是俺小气,不给你吃鸡,是你自己不吃的!还有,以后不许打俺的鸡的主意,俺要把卖鸡蛋的钱攒起来,将来给俺儿子进学用的!”


赵妻眼珠子胡溜溜的转动起来。


她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培养一个能读识字的儿子。


在她看来,只有读识字了,才算有出息!


就跟亭里的亭长们一样,威风八面!


最重要的是,将来娶媳妇,不用愁!


赵蒙听着,摸摸头,傻笑起来。


他知道,自己的妻子这种行为分明就是小气。


但不知道为何,他感到很幸福。


他望着自己的家宅,坚固的砖瓦,能遮风避雨,哪怕是下雪,也能温暖如春。


再看着自己的畜栏,一头头牲畜,都是未来的希望。


再看着自己的妻子的模样,还有那个在妻子背上,睁着眼睛,不明所以的小可爱。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