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唐不良人 > 第五十九章 关山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九章 关山月

  大唐不良人

笔趣阁 biquyy ,最快更新大唐不良人最新章节!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


“总管,你念的诗我从未听过,是总管所作吗?”


一个温和而淳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声音很好听,只是略带边地口音。


苏大为头也不回的道:“不是说不让你们跟来的吗?”


“呃,属下担心总管,故此出来看看,还请总管莫怪。”


说话的乃是李博。


他与苏大为名为下属,实为家臣。


不光李客拜苏大为为师,李博全家也一直住在苏大为家的宅子里,交情自然分外不同。


苏大为沉默了一下,方才开口道:“这首诗不是我作的,是一位叫王昌龄的诗人。”


“王昌龄?”


李博微褐的眼睛微微一眯,心中却暗道:能作出此等诗来的,必有军旅经历,而且名气不会小,怎么从未听过此人。


他随即又想到:此必是总管假借托名。


实际上跟着苏大为这么久,经常能从苏大为的嘴里听到一些惊奇的话语。


有时是脑洞,想法天马行空。


有时,却是一两句诗,虽不全,却都是能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


唯一令李博奇怪的是,这些诗的风格和心境截然不同,如果是同一个人写的,那可就太厉害了。


可要说不是苏大为作的,却也未曾在别处听过这些诗句。


李博本人饱览群经,见识不凡,几番推敲后,便认定是苏大为借故托词,想要藏拙。


“锥立囊中,其利自现,总管的才华,掩藏不住的。”


他心中暗暗想着。


至于苏大为为何明明有诗才,却要故意说成是别人所作,原因他却想不出。


“王昌龄出自太原王氏,自幼聪颖,曾赴河陇,出玉门,见识过边塞风光,所以才能作这等雄浑诗作。”


李博听得入神,下意识问:“世间竟有此等人物,却不知总管如何识得此人?”


“呃……”


苏大为舌头一突,想了想道:“我与骆宾王、卢照邻等人有旧,所以认识。”


见鬼了,就随口一说,没想到李博会刨根问底。


王昌龄还得几十年后再出世,再问下去,只怕就对不上了。


“不说这个了,你且去,让我静一静。”


苏大为仰头看着月色,脸上流露出一丝怅然之色。


李博却没走,他转头看了看不远处营帐巡守的兵卒,还有匆匆离去的薛仁贵等人,小声道:“总管是想聂苏小娘子了?”


苏大为不答。


看着月光,想着离家已经快一年了。


从麟德元年,到如今麟德二年。


说不想,那是假的。


才刚成婚,还未尽享鱼水之欢,天子一道旨,便披甲上阵。


相思相望不相见。


此情最是断人肠。


平日里忙于军务,没有一刻停歇,唯有到此刻,突然松懈下来,万般思念涌上心头。


难以自抑。


“总管,依你看,这仗还要打多久?”


“打多久?”


苏大为低头看向他。


“若按当年文成公主的路线,过了大非川,还有乌海,有那录驿、暖泉、烈谟海、过海、巴颜喀拉山,渡牦牛河,经玉树,过唐古拉山查吾拉山口,到藏北那曲,再过羊八井,方到逻些。”


苏大为苦笑一声:“你说还要多久?”


“这……”


李博先是一愕,继尔也是苦笑起来:“不光总管思念家人,我这心里,也想念客儿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


“咦,总管又是一句经典之语,不知此句出自……”


“别问了,让我安静一会吧。”


苏大为哭笑不得的道:“真的,我想静静,大非川的仗是打完了,但乌海的仗,才刚开始,此去不到百里,便是吐蕃人的乌海防线,吐蕃大相禄东赞,拥兵十五万,坐镇乌海。雪谷的战报,最快明日可能就会送到他的帐前。我们,松懈不得啊……”


李博脸色一肃,叉手道:“总管明见万里。”


苏大为看了看他,忽然想起李博久历边外,对吐蕃和西域之事,只怕比自己还要熟悉许多。


不由失笑道:“你是怕我沉溺于方才的情绪里,故意引我说话的吧?”


李博脸上露出一抹恰到好处,被人看破的尴尬,拱手道:“总管经历之多,心境之强,自然不需要我画蛇添足的。”


“有心了。”


苏大为伸手拍拍他的肩膀:“我没事,真的,就是有点思念长安,想小苏,真希望这场仗,能快些结束,想回到长安……”


“希望打完吐蕃后,大唐四夷能真正安宁。”


“我也希望。”


苏大为仰天叹息,再次凝望向月光,思念着聂苏。


口中不觉吟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总管,此诗是何人所作?诗名是什么?”


李博大惊失色,失态一把抓住苏大为的手:“绝作啊,绝作,此诗气魄,非同小可!莫非也是方才那王昌龄作的?”


“咳……就算是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