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唐不良人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不良人

笔趣阁 biquyy ,最快更新大唐不良人最新章节!


“那就让军中抽调粗通文墨的,再向那些加入不良人的倭人,抽调一些辅助,建立一个专门收粮的机构,以略低于市场价,以都督府的名义,统一收购。”


“那恐怕得需要不少人手。”


高大龙说着,随口报出一些数字:“九州现在我们登记在籍的有人口四十七万,入册的田亩是八十三万亩。其中有十九万亩是原本藩主,地方贵族还有王室种桑田,还有一些瓜果和值钱的作物。


另外四十四万亩是耕农的稻田,还有近二十万亩,是山地、滩涂,盐碱地,几乎无法很好耕种。


每亩地一季在丰年可产谷二石三斗。


摊到每天,每人不足六两米。


老人孩童尚可充饥,壮丁已经远远不足。


幸亏还可以靠海捕鱼,靠山打猎以做补充,才能不被饿死。


还能利用荒地种些茶叶桑麻,产些桐漆,卖了缴上税赋。


穷人的家里,不光吃不饱,换不起衣衫,连油盐这些,一年都舍不得买一回。”


高大龙每说一句,苏大为的脸就变黑一分。


当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原本还指着倭国能反哺一下百济,稳定熊津都督府的局面。


但现在听高大龙说起来,这倭国也太穷了吧。


连百济尚且不如。


这还是大化改新之后的倭国?


要是改革之前,倭国得穷成啥样了都。


“阿弥,你不会真想把倭国当成自己的地,去替他们谋什么长远未来吧?”


“不是,你们不懂。”


苏大为摆摆手,他知道高大龙的意思。


其实之前李勣对高句丽,也透出同样的意思。


所有人都清楚,对于唐帝国来说,也是有着编制极限的,对于种田能种到的地方,有田就有粮,就能养活足够的人口,就能纳入实控。


可一但到达一定的经纬度,降雨量稀少。


除了草,什么粮食作物都长不好。


农耕文明种田那一套,便不好使了。


对于这种地方,即便是强大的唐帝国,也无法驻扎太多jūn_rén 。


那个钱粮消耗实在太过可怕。


所以多是以羁縻,或者都督府的形式,以大唐的招牌,维持名义上的统制。


像高句丽这种新征服的土地,能种田还好一点。


以后政策倾斜,花个数十年移民。


通过数代人之力,总有消化完成的一天。


但像西北草原,河西走廊,大漠连天那种地方,则完全无法长期驻守。


所以胡人时叛时降,都是正常操作。


甚至高句丽这片地,大唐虽然打下来了,但唐军中像李勣这样的老将,心里对于能否长久统治,都是存疑的。


只是不好拂了李治的面子。


从诸将攻下高句丽的后续动作来看,都是尽力劫掠钱粮,以充实军资。


根本没考虑把当地百姓的口粮和财富掠夺干净,这些人无法生存,会不会挺而走险,掀起叛乱。


想到这里,苏大为不由暗自摇头。


历史上,百济和高句丽故地,在新罗的暗中支持下,一直在搞复国运动。


最终逼得唐军不得不撤离,白白便宜了新罗人。


他是不想看着这一切发生,所以早早谋划,打下了倭国。


日后若新罗人有所动作,从倭国和百济两路出兵,足以平定一切。


不过……


先得把眼前的缺粮问题给解决了。


“倭国今年自保是没什么问题,尽量从倭国不良人中抽调人手,至少把架子搭起来,以后再慢慢填充,征粮和征税都从新机构里做,再另设主薄,做好帐目,每年都督府都要核查。”


“嗯,那这个新机构叫什么?”


“就叫……”


苏大为略一思索道:“税务局。”


“税务局?”


“等等,叫这个似不太妥贴,还是叫粮税局吧。”


苏大为补充道:“把钱粮税的功能合一了。”


可以想见,未来这个新机构,会变成何等庞然大物。


趴在倭人农户身上吸血,能不壮大才是怪事。


甚至会造就一个新兴的中产阶层。


不过,那已非苏大为所能去深思的了。


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


“今年让倭国内的事都步入正轨,明年便可反哺百济,若新罗人不老实,还可从对马岛出兵,威胁新罗国都。”


“此计大妙。”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