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三国之最风流 > 88 荀镇东巡行二州(十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88 荀镇东巡行二州(十三)

  三国之最风流

除掉九江郡不说,扬州其余五郡的太守,现下丹阳郡的太守是周昕,吴郡的太守是盛宪,庐江郡的太守是陆康,会稽郡的太守是唐瑁,豫章郡的太守是周术。


这五个太守,按照政治派系的话,大致可分三派。


一个是丹阳太守周昕、豫章太守周术,他两人是同族,皆出自会稽周氏。


会稽周氏虽然籍贯在江左扬州,但其族中累世二千石,如前文所述,周昕早年就与袁绍的交情很好,他共兄弟三人,他的两个弟弟周昂、周喁(yong)现都在冀州,追随於袁绍帐下。


既然与袁绍的关系这么深,周昕、周术两人自就是袁绍一派。


一个是庐江太守陆康,陆康家也在扬州,其籍吴郡,陆氏亦扬州冠族。


然与周昕等不同,陆康其族与北地名族的来往不算很深,陆康不是袁绍一党的人,也与邻州荆州的两大割据势力袁术、刘表没甚干系,他可以说是个忠臣,眼里只有天子,只认诏令。


再一个就是吴郡太守盛宪、会稽太守唐瑁了。


盛宪不必多说,此前姚昇还扬,为诸荀子弟聘妻的时候,他於中就颇多助力,尽管不能说他是荀贞这一派的人,他之前给姚昇的帮助,更多的是为了左右逢源,借荀贞制衡陈温和丹阳等郡,但至少他与荀贞的关系还算可以。


至於唐瑁,他与荀贞,或言之,与荀氏的关系就颇深了。


唐瑁是颍川人,与荀氏同郡,并且他与荀彧还是姻亲。荀彧之妻唐氏,是颍川籍的宦官中常


侍唐衡之女,唐瑁正是唐衡的从子,其父故司空唐珍,是唐衡的弟弟。——唐家因为唐衡之故,发达至今,唐瑁还有个身份,便是被董卓废掉的那个少帝的岳父,其女是少帝的妃子。


既是郡里人,两家又有姻亲,特别是今年扬州刺史陈温病故以后,唐瑁就日渐加强了与荀贞的通信往来。


亦难怪如此,唐瑁之所以能得任会稽太守,靠的不是他本人的才干,是他女儿嫁给了少帝的背景,原先扬州有刺史,扬州各郡的情况还好些,现而今没了刺史,周昕、周术、陆康、盛宪,哪一个是等闲之人?又且此四人俱是扬州本地人,周昕、周术是会稽人,陆康是吴郡人,盛宪也是会稽人,就他唐瑁一个是豫州颍川人,——又外边袁术、刘表对扬州俱虎视眈眈,处此其间,唐瑁不免形影单吊,时刻惶恐不安,出於自身计,他也只能主动地向荀贞靠拢。


五个郡太守的政治倾向本是如此,於当下吕布、黄祖对峙和袁术、刘表俱皆觊觎扬州的情况下,要说他们有没有表现出新的政治动向,倒也还是有的。


那就是:不管是袁绍那一党的周昕、周术,抑或忠於朝廷的陆康,又或近类荀贞此派的盛宪、唐瑁,他们无一例外,俱对袁术和刘表的觊觎表现出了抵触。


与荆州接壤的庐江、豫章两郡,两郡的太守陆康、周术,不约而同地都在其郡西部邻荆州的地段,布置了重兵。明眼人一看,就知他俩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显然是为防备荆州入侵。


遍数汉家诸州,也只有扬州,而下的诸郡太守多是本州人。


这个现象说明了两件事。


一件是,扬州士民比较排外,换言之,扬州本地的大姓在本地的势力比较大,因此只能用其本州的右姓冠族名士,治理其本州。


——事实上,早前扬州诸郡的太守还是不乏外州人的,州内诸郡太守多为本州士人,这是灵帝以后逐渐多见起来的。


一件是,郡太守多扬州本州人,那么即便他们内部会出现派系,可当面对外州威胁的时候,就像现在,他们却是有可能做到团结一起,一致对外的。


且不必多说。


巡县的同时,荀贞摸清了扬州各郡太守现今的政治动向。


尽管对周昕、周术、陆康、盛宪这四位籍贯扬州、又任职本州的郡太守,他颇是怀有略微的忌惮之意,可却也放下了“万一被袁术或刘表染指扬州”的这个担忧。


他交代王朗,说道:“君在广陵,宜多闻扬州事,无论大小变化,当即刻传报我知。”


王朗应诺。


时光如白驹过隙,倏忽已到年底。


广陵诸县已经巡毕,荀贞想要赶在明年的正旦前回到郯县,就没在广陵再作停留,即离郡还郯。王朗、李博、徐荣等送他到郡界乃止。


广陵郡的最东北角,有约六十里的地段,与东海郡接壤,但这个位置太偏了,再往东就是海,荀贞因没有选择走这条路,选了沿广陵郡腹地的中渎水北上这条路。


走这条路,就需要先过下邳郡的东部。


出了广陵郡,重新入到下邳郡。


渡过淮水,刚行不远,离东海郡界还有百十里地时,一道军报送至。


仍是兖州荀攸送来的。


还是冀州兵与黑山军交战情势的报告。


军报上写道:“袁本初率兵出邺,与淳於琼部合,进进中山,与张飞燕部战於真定。张飞燕召四营屠各、雁门乌桓相助,精兵数万,马数千匹。袁本初初战不胜。”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