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唐残 > 第1101章 身死为国殇(续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01章 身死为国殇(续二)

  唐残

笔趣阁 biquyy ,最快更新唐残最新章节!


长安城内,周淮安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战后第五天了。


“赤岭大战已经结束,负隅顽抗的敌酋李明达自杀阵中,余部多降;阵斩近一万,俘获三万有余,牛马羊二十余万口,讨击军本部损失三千有余,辅卒和助战义从等序列伤亡六千多。。”


“自此,西线的陇右攻略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河、廊、鄯各州成建制的抵抗力量几近一扫而空;就在五日前,李罕之所部先兵已不战轻取鄯州的陇右(节度使)理所——西都城(今青海乐都)。。”


“但是因为赤岭山口石堡城的山体崩陷所导致的道路阻绝,目前只开辟出一条勉强步行通过的小径;若想要大军通行所需,至少还需要半个月以上的持续作业,所以后续大部人马的跟进尚待时日。。”


“好吧,用了这个李摩云还真是意外之喜;不过也太喜欢用兵行险和出奇了,老是这么一套下去,迟早有天还是会翻车的”


周淮安想了想突然提问道:


“对了,当地的吐蕃人情况呢?”


因为,他依稀及的青海当地似乎还有相当规模存在的吐蕃残余势力;甚至有以吐蕃王朝末代赞普达玛后人自居的势力,一直延续到有宋一代都保持了相当的存在感;而成为了大宋为数不多的对外战绩当中,熙河开边的主要成果之一。


“回主上,根据前方的呈报,当地的吐蕃人已式微有年,浑然不足为患了。反倒是遍布河、廊的西部温末,才是当地的一大强梁。”


虞候长米宝回答道:


毕竟,现今距离导致吐蕃彻底灭亡的那场奴隶大暴动和起义,也不过是过去了十七八年而已。据说其中一路起义军首领许布达泽等人甚至攻下吐蕃发源的祖地山南穷结,将吐蕃王朝历代赞普的陵墓掘毁多处,殉葬财物罗掘一空。


而末代赞普的孙子贝赞模更是为起义军所杀。因此,在吐蕃王国崩解离析的旧日版图上,现今也存在和延续下来大大小小许多旧贵族和镇将、豪姓部落,相互割据攻杀的一盘散沙和拼装局面。


其中光是号称赞普后裔的王系就有好几只。而在在后世考古成果中比较有名的,便就是因为无头干尸洞和古格银眼而闻名一时的,号称末代赞普朗达玛曾孙德祖衮所建立,位于古象雄故地的古格王国。


而在这场源自会昌二年(842)争王内战,再到咸通十年(869)爆发的吐蕃全境大起义,持续数十年的战乱几乎摧毁了旧时代遍布吐蕃的奴隶王田制和部领制的二元格局,而被农奴/隶民化的“无王无赞普”封建割据时代所取代了。


其中靠近河陇、关中一带的吐蕃残余势力,主要是当初东部吐蕃镇将混战中,率部众及河州、渭州、浑末部万帐投降于唐朝,汉名阎英达的部落使尚延心,所留下来的相关后裔。


只是这支吐蕃人也不怎么给力,自从掌握东部吐蕃而自称大论(国相)的头号大军阀论恐热,在河陇征战至兵败,被归义军都州城使张季颙的押领拓跋怀光于廓州捕杀之后,余下吐蕃人也就崩解离散了。


然后,很快就在河陇各族平民和奴隶起义军转化而来的西部温末部落,与河西归义军崛起的步步紧逼当中,沦为了夹缝当中的附庸势力——河西十民部之一的三流存在。


这也是,虽然同样是唐末的割据势力之一,周淮安会额外对归义军高看一眼的缘故;至少相比这些只会内卷和争霸的中原军阀,归义军却是唐末五代期间一片腥膻的西北各地,唯一还在努力开辟汉家百姓生存空间所在。


虽然归义军本身也有很多缺陷和先天不足的历史局限性,但是从始至终无论是张氏主政还是曹氏当权期间,都是以汉家政权自居而始终心向中原故国的文明灯塔所在,直到最后被百年后新崛起的西夏攻灭(这也是老电影《敦煌》的历史背景)。


然后,包括西域在内的自古以来的汉家乐土,不可避免的历经两宋积弱而被重新胡化,又经过元朝生造畏兀尔(把西北所有民族大笔一圈都叫这名)运动,直到清朝的再开拓和移民才有了后世的新疆版图。


当然了,在这个时空,既然已经拿下赤岭(日月山)和石堡之要后;太平军的进击脚步也可以暂告一个阶段了。因为再推进下去,就是昔日吐蕃五茹之一的孙波茹(青海玉树地区)。


从这里继续深入的话,面对的不仅是越发升高的海拔,恶劣多变的高原气候,破碎而狭促和骤然落差很大的山地河谷地形;还有雪盲、缺氧和无法煮熟食物的高原反应,都是一时无法克复的潜在威胁和障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