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三国之暴君颜良 > 第九百一十四章 东临碣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百一十四章 东临碣石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笔趣阁 biquyy ,最快更新三国之暴君颜良最新章节!


一骑斥候飞奔辽东,将司马懿称帝的消息,报与了颜良。


此时的颜良,尚在与群臣大宴,畅谈着攻灭高句丽,扫清刘备残党之事。


司马懿称帝之事,立时便搅乱了楚国君臣愉悦的气氛,令众臣惊讶之余,很快就愤慨难当。


司马懿敢称帝,这分明是对大楚的公然挑衅,大楚的将士们,如何能忍。


颜良倒是没有多少怒火,这年头乱世未平,有点实力的谁没有当皇帝的野心,曹操和刘备能称帝,司马懿为什么就不能称帝。


不过,颜良对此却有些惊讶。


历史上,司马懿在诛灭曹爽集团后,可谓是权倾朝野,而且他也得到了大多数世族集团的支持,那个时候的司马懿,是完全有能力黎帝的。


但司马懿却没有,直到他的孙子司马炎时,才代魏而立。


由此可见,司马懿是个极其能忍耐的人,不会轻易的为皇帝的虚名所引诱,今时却又为何急着称帝。


几番思索,颜良很快就想明白了。


如今刘备已逃亡高句丽,天下间,能与他颜良较劲的,也只余下了司马懿所据的并州。


司马懿想收买人心,让并州的文武替他卖命,守住那一亩三分地,就必须要给他们足够的好处。


所谓的好处,无非是官位和钱财,那么,司马懿称帝后,便可堂而皇之的给这些人加官进爵,借此来收取人心。


或者说,司马懿称帝,乃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很好,司马懿这个野心家,终于露出本来面目了。朕这回倒也省了找借口,可以名正言顺的灭他了。”颜良冷笑道。


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华夏大地上,注定只能存在一国,还有什么理由,比消灭另一个国家更名正言顺的呢。


“陛下,如今汉国方灭,幽冀间尚有诸郡未实质性归附。司马懿这般称帝,必是想招纳这些刘备残余势力归附,其威胁性不可不察。臣以为,灭高句丽之事,只能暂时缓一缓了。先当灭了司马懿的伪晋,平定中州之后,方才能考虑扫灭四夷。”


听得许攸的进言,颜良沉思半晌,微微点头:“子远言之有理,司马懿这厮扰乱河北,是比刘备和高句丽的威胁要大。是该班师南归的时候了。”


计议已定,颜良在襄平逗留了三天,遂是下令班师南下。


吕蒙等辽东诸臣,依旧镇守辽东。颜良则率赵云、太史慈等部将,率大军南归。


而为了防备高句丽,颜良又为吕蒙留下了两万多步军,算是对他辽东军团的实力补充。


此时时已入秋。滨海道的雨水将尽,道路恢复了不少。颜良此番南归,则不再走卢龙塞,而是走沿海大道而行。


大军南行,走地人烟稀少的滨海道,进入了辽西郡境地内。


这一日,途经一山,那山傍海而立,高耸入云,气势甚是恢宏。


颜良便问向导,那山为何名,向导答道,那山名为碣石山。


“这就是传说中的碣石山么?”颜良神色之中,闪过了几分深邃,仿佛想起了什么回忆。


颜良兴致一起,遂叫大军于碣石山附近设营,颜良则带数十骑,登上了那碣石山顶,以观海景。


这碣石山的主峰上,建有一座“汉武台”,传说当年汉武帝东巡至此,曾在此地建台观海。


颜良驻立在那年久失修的高台上,举目远望,但见大海茫茫,波澜壮丽,何其浩大。


举目极望,更见大海之中,有两块突出海面的巨石,高者如碑,低声如坟,在那蔚蓝的大海中,显得甚是突出。


观此美景,脑海中回忆着旧时的记忆,颜良不禁想起一首古诗,遂是即兴吟道: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首《观沧海》吟罢,左右之士,无不惊叹称帝,而随驾还朝的许攸,更是震惊得无以复加。


许攸追随颜良多年,自以为对颜良最了解不过,在他眼中,颜良是一个勇武无双,智谋绝顶,我行我素的枭雄霸主。


但许攸万没有想到,看似粗犷,不习文雅的颜良,竟然能作出如此惊艳绝伦的诗赋来。


许攸文人出身,饱读诗书,自问才华绝艳,吟诗作赋也有几分门道。


他当然知道,颜良这首《观沦海》,实为诗赋中的极品,纵使是当世文豪,也未必能吟得出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y.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y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